文 | 秦江月
电影《少年的你》上映15天,至今为止已经斩获了12.7亿票房,而这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毕竟,连李银河老师都不吝惜赞美——“错过少年的你,你就不知道中国的电影好到什么程度”。
我们的国产青春片,终于不再围绕无病呻吟的情爱、狗血抓马的堕胎情节,影片中关于校园暴力,真实压抑的高考环境、两个少年的救赎,都触动了许多人。
但这部片子的意义并不限于此。
事实上,每一个“少年的你”的悲剧,归根结底,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
父母缺位,是青春最残酷的阴影。
当所有的学生都挤在一起拿着手机拍照录视频时,只有陈念站了出来,为胡小蝶盖上了一件衣服,遮住了她最后惨死的样子。
从此,陈念成了下一个被校园霸凌的人。
凳子被泼红墨水,排球课上被孤立,被同学推下楼梯,回家路上被拳打脚踢...
陈念受尽了欺负,但没有任何人帮她。
回到家,陈念还是孤立无援。
她的父亲全程没有出现,而母亲卖着三无面膜,在外地东躲西藏,也没有办法在她最无助痛苦时,给予任何慰藉和支持。
“算妈欠你的”
“先暂时忍一忍,等到大学毕业,咱们就算熬出头了。”
陈念的妈妈,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她把女儿一个人留在家,只因为“你一个小孩子家,他们(债主)不会把你怎样”。
在高考的关键时刻,普通家庭都把孩子捧在手心供着,陈念活得像个没有爹妈的孤儿。
在学校被欺负,甚至被拍裸照,她没有跟母亲提过半个字,只是在电话这头偷偷抹泪,假装自己过得很好。
因为她知道,连自己的母亲也不能保护自己,能依靠的,其实只有她自己。
陈念有着超乎年纪的坚强和隐忍,是她收拾母亲欠债的烂摊子,并安慰着,叮嘱着外地的母亲“你的钱还够用吗?”
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是错位的,孩子像家长,家长像孩子。
没有父母的庇护,陈念由此成为了魏莱等人霸凌的猎物。
还记得电影里陈念问小北:你可以保护我吗?
这种深深的无力感,不知是现实生活中多少被霸凌者的内心真实写照。
明明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庇护伞啊。
可是,陈念的母亲甚至未察觉到孩子被欺负了,也无法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自己,远离霸凌。
这样一个缺位、失职的母亲,最终让陈念一个人扛起了所有不该承担的痛苦。
生而不养,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错误!
审讯的时候,警察提到要把母亲找来派出所,那一瞬间小北被戳到了软肋,因暴怒而崩溃了。
他表面上玩世不恭,不可一世,可内心深处,父母依旧是他的软肋。
从小,父亲就跑了,跟着母亲,也被辱骂、殴打,13岁的时候,连母亲也抛弃了他。
没有生活来源的小北,为了生计,打架斗殴,成了混迹街头的小混混。
父母的抛弃,童年爱的缺失,让他一生都在渴望爱。
“陈念,你是第一个问我疼不疼的人。”当小北背过身去,眼角的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小北烂泥般的人生里,陈念就是唯一照进去的一束光。
“心里很苦的人,需要多少的甜才能填满啊。”
“心里很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
一个从不被爱的男孩,因为得到了少女一点点的关心,就甘愿为她赔上一生。
所以,他像影子一样守护着她,他留着眼泪给陈念剃完头再把自己的头发也剃掉,所以他心甘情愿替她背负所有,即使自己下地狱,也要让陈念入天堂。
因为,在这个不被善待的世界里,唯有陈念,才是他这悲凉人生里全部的希望。
他对陈念说:“我这个人什么都不是,没脑子、没钱,也没有未来,但是我喜欢一个人,想给她最好的结局。”
小北一直被父母抛弃的阴影笼罩着,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不值得被爱的人,他的心是破碎且孤独的。
而这一切,都来自小北原生家庭投下的阴影。
小北的父母,是典型的生而不养的父母,他们生了小北,却从未善待过他,更没有尽过为人父母的责任。
还记得电影《何以为家》影片的最后一段,男主赞恩将父母告上了法庭,宣称他们是不合格的父母,最大的罪过就是把他生了下来:
“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我只记得暴力、侮辱或殴打。”
最可怕的父母,就是不负责任给了孩子生命,又残忍地毁了他的一生。
生而不养,就是对孩子的犯罪。
你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
魏莱第一次被审讯时,一脸无辜,理直气壮地讲述胡小碟的死:
“她死了跟我有什么关系啊,她死了不正好吗,她妈还能拿到几十万呢。要是她没死,她大学毕业后得工作多少年,才能孝敬她妈那么多钱。”
任谁也想不到,这个天使般的面孔的少女,竟是校园霸凌的始作俑者。
魏莱的父母都是高知人群,家境优渥,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为什么以欺负人为乐?
看了她的父母就明白了。
魏莱的爸爸,因为魏莱复读,他近一年没有理女儿 ,后来看到魏莱的尸体,他也是捂着脸,转身就走,没有一丝悲痛欲绝,只有嫌弃和躲避。
他自私又冷漠,并不在意魏莱,只是觉得孩子给自己丢人了,所以避之不及。
而魏莱的妈妈也好不到哪里去,在警察上门的时候,她一味偏袒孩子:
“我们家孩子不会暴力对待别人的,别人可能会,但魏莱不会,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那个自杀的孩子或许是因为家庭教育不行、玻璃心,同学和她开几句玩笑,就受不了跳楼自杀了。”
“这种小事,不要影响了孩子的未来就好。”
魏莱是不幸的,她被家庭寄予着不可承受的厚望,是爸妈一直给她灌输“她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她跟别的孩子不一样”的思想。
她是父母眼中的完美小孩,母亲盲目维护着她,句句都是利益、荣耀、面子,并不关心她内心的想法。
缺乏父母关怀和爱的魏莱,孤独、矛盾、没有安全感,所以她唯一发泄的方式,就是通过霸凌同学,从而找到一点点存在感。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
校园霸凌者,大多都是原生家庭出了问题。
魏莱有两个跟班,小渺卑微懦弱,为了避免被霸凌,选择和魏莱同伍,而她的母亲在得知女儿被退学时,直接向老师下跪求情。
罗婷暴力,她的爸爸长期酗酒,当着老师同学的面暴打她,更是毫不留情。
三个施暴者,其实也是受害者,每个人都有可怜可悲之处。
没有一节课教我们如何变成大人,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里,都有父母的影子。
电影中,不管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做出的各种决定和行为,无不被自己的原生家庭深深影响着。
如果不是父亲的冷暴力,母亲的唯利是图,魏莱也不会欺凌无数、暴吝狠绝。
如果陈念和小北能拥有父母的关爱和支持,那么他们也不必像受伤的小动物一样,互相舔舐伤口,共同抵抗这个世界。
有一项针对原生家庭创伤的调查显示:
在18-29岁年龄段的人群里,有81.8%的人都表示曾遭受过家庭创伤,且大多数源于父母。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在《奇葩大会》上,高晓松谈到自己的父母时说,有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因为对原生家庭的不满,尤其是跟父亲之间极为不好的关系,导致年轻时候出现很多问题直到40岁后,才慢慢走出这个阴影。
王子文也曾讲述童年父母离异带给自己的创伤,因为父母而生的敏感、自卑和小心翼翼,已经成了性格里无法抹去的一部分:
“这个创伤,我这辈子都带着。”
原生家庭的伤,也很难摆脱。
所以,希望我们都不要成为自以为是的大人。
教育我们的孩子不要欺凌别人,也在孩子受欺凌时,成为保护他们的第一线,这才是每个父母应该要做的。
希望每个孩子都有充满爱的家庭,有足够的安全感。
希望他们在阴暗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星星。
也希望这个世界再无“陈念” ,所有的孩子,都被温柔以待,生活在光明和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