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素有灵性,学艺时一窍通百窍通。师父教过的口决,自修自炼,都学有所成。
他素来自由惯了,学了筋斗云后,更是无拘无束,自在逍遥。
有一年的夏日里,师兄弟们都在松树下闲聊,有人就羡慕地问悟空:你是哪世修来的缘法?师父秘传你躲三灾变化的法术,你学会了吗?
悟空有些自得:不瞒大家,一方面是师父传授,一方面我日夜苦学,全都学会了。
也是有些小孩儿心性,大家怂恿他演练一下。悟空就想卖弄手段,于是让大家出个题目。
众人说就变松树,悟空摇身一变,就变成一棵松树。“全无一点妖猴像,尽是经霜耐雪枝”。
大家都鼓掌叫好,仿佛街头卖艺时的喧闹。终是惊动了师父,菩提祖师怒喝他们,说他们大呼小叫不像修行之人。修行的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
得知原委后,师父独叫悟空说话。他问悟空弄甚么精神,变甚么松树?这个功夫,怎好在人前卖弄?
“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现在再读这句话,真的是金科玉律,人性可不就是这样。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于得意时。”悟空因此被菩提祖师撵走。
亦舒写过:得意之事更不能说,你有,人家没有,说来无益,俗云,财勿露帛,露帛要赤脚,母亲是常常说的,我亦紧紧牢记在心,行走江湖,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02
《西游记》第九回中,泾河龙王被斩,起因却缘于渔翁张稍的得意炫耀。
渔翁张稍和樵子李定,文中称他俩为:不登科的进士,能识字的山人。
有一天,他们俩吃完酒后,在泾河岸边徐步而行,一边说着甘淡薄,一边用诗较高下。
两人各道词章,互联诗文,就连告别都不忘互损。
张稍得意于他每天打鱼都是满载而归,忍不住嘚瑟地说,自己每天到长安城下的一位卖卦先生处,送给先生一尾金色鲤鱼,那先生就袖传一课。依着方位,准能打着鱼,所以从来都是满载而归。
两人闲说时,被泾河巡水夜叉听到了,于是上报龙王,担心长此以往,水族会被打尽了。确实,人心有时会很贪婪。
龙王大怒,就去找那算卦先生袁守诚,两人为第二天下雨的时辰,雨水的数目打赌。泾河龙王为了赌一口气,尽然违背玉帝旨意,改了时辰,克了点数,犯了天条。
贸然行事就等于自寻死路。
龙王还得意地跑去砸卦铺,让袁守城不许在长安惑众,赶紧离开。袁守诚指出龙王犯了天条,才是死罪。
被袁守城点出后,龙王这才悚然惊觉自己干了些什么。于是整衣伏礼问计与他,如何保命。他依着守诚指点去求了唐太宗,却不料唐太宗虽然拖住了魏征,魏征却在梦里斩了龙王。
虽说龙王太蠢笨,起因却是张稍与李定这两个“贤人”的闲语,只因为一时的得意,牵连到了他人。懂得收敛、不张扬,才是通透睿智的人,才有一颗富足安定的心。
03
《西游记》中第十六回,唐僧师徒到了”观音禅院“,其间的金池长老热情地招待了他们。
唐僧赞了金池长老的茶具,老和尚谦虚地说自己这里的东西难以入眼,唐僧既然从天朝上国而来,一定有奇珍宝贝。
唐僧不欲显摆,只说没有什么宝贝。悟空插嘴说师父的袈裟就是宝贝,众僧觉得好笑,他们这里的袈裟有几百件,打开看时,满堂绮绣,四壁绫罗。
悟空想把唐僧的“锦斓袈裟”拿出来炫耀一下,唐僧不赞同,悄悄与他说,别与人斗富,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些。
悟空不以为然,可是唐僧说:“一经人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
悟空却让唐僧尽管放心,他取出袈裟,霞光灿灿,老和尚见了这般宝贝,当下动了奸心。
金池长老请求唐僧,让他看上一夜袈裟,明日一定归还。唐僧不好拒绝,答应了他。
袈裟骗到手,金池长老与众僧准备烧了观音禅院,对外只说走了火,既能不动刀枪,又能掩人耳目。
就因为悟空的卖弄,引起了一场波折,向来财帛动人心。
后来袈裟被熊精偷走,悟空又请了观音相助,观音已经知道事情的原委。观音也说悟空,都是因为他大胆卖弄,拿给小人看见,才引来祸事。
所以说,做人要低调。不张扬不卖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