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反思的眼光看待自己
——“焦点解决”心理培训有感
漯河三中 刘鹏
在日常教学之中,碰到各式各样的学生,也碰到了种种问题。每每感到育人之难,逐步领悟到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让我们得时刻反思自己、提升自己。
前几年流传一句采访“你幸福吗?”我也时常问自己,当老师尤其是当班主任确实很辛苦!但我也体会到当老师的幸福,有很多的感动!
现在想想在日常教学之中有很多难得之处,尤其是那些后进生,他们的点滴进步都是很难得的。从教以来我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每一个孩子都承载了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一个孩子虽是一个班级的几十分之一,但绝对是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如果我们放弃一个小孩就是放弃一个班级的几十分之一,但对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当老师的应该是文化的传承者,不能因为应试而急功近利!我们遇到教育困难时,应当换位思考,而不是轻易放弃!
怎样让更多的孩子变得优秀起来?怎样给更多的家庭带来福音?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值得深思的问题。
“焦点解决”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在听报告时,我经常拿自己的做法与刘友龙老师的理论和案例进行对照,我发现我的一些做法与刘老师的指导是相一致的,于是就产生了更多的共鸣!
是的,“改变你的语言,改变你的世界”!这个非常关键,古人讲“忠言逆耳利于行”,我认为做教师的忠言也须顺耳!我们如何能够改变一个后进生?我们如何能够带好一个班级?我们如何能够作为一个幸福的缔造者?我们如何能够走进一个学生的心灵?我想首先得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语言、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
合作与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为什么愿意与你合作、愿意与你沟通?就看你是否走进学生的心灵,就看你的交流方式,“焦点解决”的理念好就好在这一点——“关系大于方式,方式大于内容”。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亲——其实就是师生关系,现在有很多老师急于让学生“信其道”,很多方面缺失了让学生“亲其师”,这值得我们每一位师者反思!
反观自己的成长历程,每送走一届学生,留下来的是同学们的依依不舍,学生对老师的依依不舍是发自内心的,这是对老师最大的认可与奖赏,这也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
焦点解决要求我们从正向的意义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即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我一直认为这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欣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去赞美一个人,并且不是泛泛的夸赞,而是找到他值得夸赞的具体细节。这样他就会和你产生共鸣,认为你真正的懂他,这样你就很容易走进他的心灵。例如,我班里有一个学生在其他老师眼里他是一个“油条”学生,他曾经的班主任(和他还有亲戚),对他就放弃了。转到我班来了,开始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屡教不改。有一次我看见他课堂上一直低着头玩东西,我走到他身旁,把他的东西收了,一看,玩的是电子元器件里的电路板。我当时就想把他的东西摔了,但很快理智战胜了我,没有摔,而是把东西放下,找他谈谈。这和刘老师说的遇事憋三秒,让子弹飞一会儿不谋而合;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说他玩的东西和别的同学不一样,说明你对电子元器件感兴趣,这是你能成功的突破口。如果你能把握现在, 好好学习,尤其是学好物理知识,说不定你将来在电子电路等领域有不菲的成就。从那以后,他的态度明显的有所好转,这说明从正向出发,找到学生的闪光点,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他才能接受你的建议,最终能够才能 将其转化。
一个成年人都喜欢听赞美,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呢?成绩好的同学听到的夸赞相对多一些,所以我们的表扬艺术值得思考!后进生听到的更多的是批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批评已经产生“抗体”,所以你对他的批评和说教其实就是无用功。每一个同学都有向上、向善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用心去发现它,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向上、向善的热情,而不少老师正缺少这伯乐般的眼光。
我很赞同教师就是一瓢水引子,教师没必要燃烧自己,教是为了不教,关键是怎样将学生引上路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当老师最大的幸福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懂感恩又有出息的学生。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用爱去点燃爱、用心去感化心、用幸福去缔造幸福、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通过本次的学习对我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我也与焦点解决的思想有很大的共鸣,这一思想对我以后的教育之路有重大的引领作用!我以后一定要用反思的眼光看待自己,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培养更多的懂感恩、有出息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