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52
今日早晨初步绘制了大作业的思维导图,进程较缓,因为不断的回顾,并且揣摩和构思作业的角度。
原先打算完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下一章,但是下午的班主任会议打断了一切。
从S中回到本校,学校安排我做起始年级的班主任和一个班教学。布置好常规工作以后,教务主任特意留下我谈话,而谈话的内容,让我至今都心有余悸……
主任开诚布公地评价了我。一方面,认可我在理论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和表现,但另一方面,期望我尽快提高应试教学经验。由于他十分地坦率,也并不遮掩,所以我听到他提出的要求是:
只要应该的指挥棒在,就要刷题,就只教考试范围,其它无关的“创新”全都抛弃。
只要成绩能搞好,搞点“法西斯主义”也可以,只要不体罚。
不要理解和亲近学生,对学生要有足够的权威和震慑,距离宜近不宜远。
10年内不搞创新,不看理论书,李镇西的一套在具体实践上没有用。只要做到,别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别再想什么活动培养什么能力,家长会问,我的孩子只考了65分,你说说培养了什么能力?!
主任还委婉地提醒我,此前也有前辈“提示”过我,但我的表现是坚持不改,这点给大家的印象很糟糕。
而当我举例,曾经一个入学30多分的孩子,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考上了重点高中,在主任那里,则成了不过是用一个低效的方法成就了一千个中成功的两三个,值吗?
“小方,再不改正,将来可能就不行了。你还这么年经,调整起来应该没问题的”
……
我出办公室的时候,头脑嗡嗡作响,心情极度压抑。我究竟投身的是教育,还是应试生产线?
应该教育的确是现状,我也未曾妄想去改变。但是,一切的一切,全部围绕着它吗?
或许我还年少气盛,在还没有做出成绩之前,没有资格去评论。但是就这个改正的方向来说,我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迷茫。
一定有什么方法,可以符合当下的应该框架,又不牺牲教育对人的关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曾是我信奉的道路,而此刻的我,却束手束脚,只需时时跟从着大流而逐。
就像被上了镣铐,被推上舞台,再如何优美的舞姿,也将表现出丑陋的扭态。
柯维说的积极主动,以终为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而我竟有一种羞赧。接下来,如何走好下一步?
郝老师说,把该走的路做好,才能走想走的路。然而,我只怕走着走着,忘记了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