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我看了两遍。
第一次是3D、2K、60帧的早场。就算是影院最大的IMAX厅,早场也没几个人,我一人独占一排。放映结束时,我热泪盈眶,忍不住鼓掌,恰好灯亮,后排的观众向我投来异样的眼光。
接下来的那个周末,我如愿在北京看了3D、4K、120帧。这次是零点场,座无虚席。放映结束时,先是稀稀拉拉的掌声,接着掌声雷动,观众几乎都等到长长的片尾显示完结,才起身离去。
我不是在对比观众的反应,也不是在对比电影的新技术对观影感受的影响。这部电影,不管你看的是多少帧,都值得刷很多遍。因为,这是我在2016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
李安的电影,我看得不算多,就只有《色戒》、《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这部。在我看来,这三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蜕变。
蜕变,是个中性词。向下的蜕变,是堕入深渊,如王佳芝。向上的蜕变,是绝地重生,如Pi和比利•林恩。蜕变,与幽微复杂的人性相联系,则是,成魔成佛,一念之间。李安,是深谙人性的大师。
只是,我更喜欢Pi和比利•林恩的故事。因为,他们的蜕变,可以用上一个更有力量的词——成长。借昨晚才看到的一句鸡汤体,人这一生,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电影上映后,影评已太多,我不打算再复述这个故事。我只想描述下,打动我的几处细节。
其一,新闻发布会现场,比利•林恩的心理刻画。
当记者问:“你们在伊拉克不用打仗时,有哪些业余活动?”看着战友们官方的、无懈可击的回答,他走神了。这里,电影用了黑白影像来刻画他的心理,黑白的他恶作剧地嘲笑战友们“虚伪”。看电影、打游戏什么的,全是骗人的,他们全部都在想女人!
没上过伊拉克战场的人,永远无法体会比利•林恩们的恐惧、孤寂、无助和压抑。这里看似他在嘲笑战友,其实是在嘲笑仅仅是对新闻的价值感兴趣的记者们,甚至是在嘲笑自以为能理解他们感受的所有人。这让我想起两个用滥了的词,“共情”和“感同身受”。
其二,比利•林恩和他的战友对声音的过激反应。
他回家后的第一顿晚餐,母亲为制止姐姐在餐桌上议论政治,用力猛拍餐桌,突如其来的声音把他吓得魂飞魄散,那声音太像枪声了!8个英雄一起走向舞台,一轮又一轮烟花在他们周遭喷发,声音犹如战场上的爆炸声。这时,工作人员从背后拍了其中一个战友的肩,那个战友转身就冲上去将其按到,情绪异常激动,差点误了演出。
这就是战争带给个人的创伤。这还是所谓“正义方”和“战胜方”的美国大兵!而伊拉克的无辜平民呢?这些细节背后,李安是在传达反战的观点。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中没有胜利方。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
其三,比利•林恩跟美洲裔的战友和服务生躲出去抽烟。
主办方安排8个英雄参加隆重的欢迎晚宴,趁着间隙,他跟美洲裔的战友和服务生躲出去抽烟。服务生说受生活所迫,也想去伊拉克战场,这样可以得到6000美元。他和美洲裔战友哗然,因为他们去参军时没这待遇。
这个细节反应出美国当时的两个现实问题,第一,伊拉克战争拖太久了,国家必须要支付现实利益才能征到兵。第二,国内失业率上升,去参军的多来自下层和底层。李安借此在敲打那些顶层的精英们,别把战争的理由说得那么冠冕堂皇,很多美国人民都是被迫在参战。
这仅仅是电影打动我的很多细节中的三处,一一道出,要写很长的篇幅。有影评将电影与刚结束的美国大选紧密联系,说电影反应了美国社会诸多现实问题,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
当然,电影最打动我的还是比利•林恩。
电影结尾处,他跟姐姐之间有一段感人的对话。他最后对姐姐说:“我只是希望你们为我骄傲。”两次看到这儿,我都热泪盈眶。当他告别姐姐,回到车上,真诚地对每个战友说“我爱你”的时候,他终于完成了蜕变,成长为区别于过去的,全新的比利•林恩。
人生,是一个又一个选择的汇总。有的选择是被迫的,比如比利•林恩被迫去参军;有的选择是下意识的,比如比利•林恩冲进枪林弹雨中救班长;有的选择是在不被理解、不被支持的情况下,甚至选择带来的结果是否正义合理绝无定论的形势下,主动作出的,比如比利•林恩重返战场。
我们若是他,该如何选择?电影在结尾处告诉我们关于人生选择的答案。别讲那么多该如何,也别纠结那么多为什么,我的选择我负责。
所以,同是蜕变的主题,尽管王佳芝的悲剧人生更震撼,更能警醒我们,但是,我还是更喜欢Pi和比利•林恩的故事。
人性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人生不需要由谁来揭穿,谁不是在负重前行中,不断接受向下还是向上蜕变的考验?我们更愿意看到破茧成蝶、凤凰涅槃的故事。当我们又累又乏、不知该如何选择的时候,这样的故事,带给我们希望、信念和决心。
我的选择我负责,我要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