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影视剧还是历史中,我们都能看到吴三桂打开山海关的大门,清王朝才能入主中原。而且多尔衮击退李自成的当天,吴三桂就被多尔衮封为平西王了。所以,吴三桂在明朝的君臣眼中是降将,在清朝的君臣眼中也是降将。那么吴三桂真的降了吗,为什么他不能像尚可喜一样忠心于清廷,反而在撤藩时抢先起义?
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领兵将攻北京城时,崇祯皇帝让吴三桂火速进京支援,而吴三桂做了一件事,就是将两日的路程,非拖沓了好几天,直到确切消息说李自成已经攻占北京后,他又带人回到山海关了。而此时,不管是李自成还是清朝的代表多尔衮,都在不停的招降吴三桂。
此时,明朝气数已尽,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李自成和他的农民军,还有就是一直想入主中原的清朝,其实,夹在这两股势力之间,还有一股势力,就是吴三桂。只是当时,吴三桂的势力较弱,所以,摆在他的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抗清,要么压制农民军。可是,他的力量过于微弱,不管和哪边为敌,他都打不过。
吴三桂思量了一番,自己的父亲吴襄已经降了农民军,不过却被农民军殴打勒索,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将领刘宗敏霸占了,而且李自成的“割富济贫”对他的利益显然是种损害。而身边归顺清廷的人,都获得了优厚的待遇,吴三桂决定联合清朝,但不是降清。
虽然有两点理由,说明了吴三桂降清:一、清朝统治者视吴三桂为降将,多尔衮就拿吴三桂当手下来驱使;二、吴三桂入关后的所作所为,都证明他已经降清,虽然他打着为明朝复仇的旗号引清入关,可是南明福王多次派人拉拢,他都断然拒绝。
其实,仔细看来,吴三桂降清有很多疑点,这也导致了在康熙撤藩时,吴三桂抢先起事:一直抗清的吴三桂,不会轻易降清的,而且松锦战役后,明军明显处于下风时,甚至降职三级,吴三桂还召集失散的士卒,大力整顿,而使他的队伍在当时最具有战斗力。而且,吴三桂对明朝降清的劝函都“答书不从”。
多尔衮在山海关战后,就加强了对吴三桂的管制,这也可以证明吴三桂并没有降将。反而是多尔衮拉拢吴三桂,在战役结束的当天,就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又给吴三桂一万的步兵。这些都是有史料可以查到的。
山海关战后,发的檄文证明吴三桂没有降清。吴三桂提出“周命未改,汉德可恩”、“试看赤县之归心,仍是朱家之正统”的口号,如果吴三桂已降,根本不会发这样的檄文,清廷也不会允许他这样做。而且山海关战役结束后,在攻陷北京前后,吴三桂欲立朱明太子的行动也证明他没有降清。
李自成兵败退永平,吴三桂提出“约自成回军,速离京城,吾将奉太子即位。”又“传贴至今,信义兵不日入城,凡我臣民为先帝服丧,整备迎候东,宫”,只是多尔衮让他西行追贼,打破了他的计划。可是吴三桂的势力太弱,只好听从多尔衮。
虽然,吴三桂破贼流,定陕川滇,取南明王于缅.甸,但是,他一直暗中储备力量。而且他一边招纳贤才,一边暗布党羽,而且一直为了将来的战争储存财力。但是清朝日渐强大,让他“反清复明”的旗帜没有了号召力,而康熙帝撤藩,更是绝了他的后路,所以,他才拼死一搏,抢先起事的。
结语:吴三桂是位有勇有谋的将才,只是,一直势力都比较弱。如果他当时有李自成的兵力,也许,将是另一番景象。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