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型文本教学初探笔记(1)
定位:
主题型文本侧重于文学教育,它的“语言训练”是隐性的、柔性的,课堂目标直接指向思想启蒙和情感熏陶。
主题型文本的基础语言训练
在日常教学中,主题型文本,存在语言训练的“显隐”之分。
语言训练“显性层面”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寻章摘句式学习。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在课文中去寻找相应的语言信息。这种学习方式属于最低层的语言学习,学生的思维含量几乎为零。
第二个层次:比较分析式学习。教学过程增添比较,语言学习就开始灵动起来,教学效益也得到有效提升。
第三个层次:创意应用式学习。创意应用式学习的特点有三个:第一,教师能够概括提炼作者的语言应用特色,给予学生清晰的认知。第二,是“借力打力”,灵动巧妙地借助语言之外的手段来学习语言。第三,是让语言学用具有现场训练力。
如:引导学生欣赏《蒲柳人家》中写“一丈青”痛打纤夫的情节,感受其疾恶如仇的泼辣性格并聚焦动词运用的匠心:动词串联,人物立体跳动,写“一丈青”用“挽、露、冲、阻挡、 戳、说”串联动作;动词加补语,夸大效果,如“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动词前加相对修饰词,场景淋漓再现,如“紧一口慢一口倒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动词前加拟声词,气氛烘托人物,如“唿哨而上”“咯吧一声……折断”“带着呼呼风声舞起来”。
主题型文本的高级语言训练
在较高的层面上,语言训练的特点是“不提语用而语用”。语言训练具有隐蔽性、创造性的特点。这种境界更高,也更具挑战性。主题型文本的教学,更适宜经历这样的语言“碾磨”,使语文课的语文味儿更充足,个性更鲜明。
训练方法如下:
一.同类词语的整合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读好这些“我的”,对于理解散文中“我”的形象和理解文本主题都有重要作用。
二.同类句子的整合
同类句子的整合有以下几种思想:
同类信息整合。
发现语言法。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教学程序为:①激发质疑:这个句子是不是在文中可要可不要?初步讨论。②引导学生把这个句子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和前后文结合起来分析。让学生关注父亲的“忙”和“我”的“闲”。让学生想象父亲可能在忙什么。③引导学生说出哪些事情是心力交瘁的父亲可做可不做,不做儿子反而高兴,但最后却又做了的。这个句子明写行程,但其实都暗暗地写了父亲的爱。
透析矛盾法。
引导学生发现父亲来信中的诸多矛盾: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由对《背影》中父亲信中“话语一转折一矛盾”的探析,进入到探寻父亲内心世界,感受父亲跟儿子示苦“示弱”求和的心态。由此引导学生体会“我”与“父亲”之间爱的艰难表达。
修复语言法。
如:抓住开篇句让学生“修复”: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教学程序为:①提醒学生“不相见”比“分别”字数多,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不相见”。②修复“不相见”,体会父子之间的矛盾和作者对父亲的复杂感情。
总结梳理:
主题型文本语用学习的两重境界。称之为“两重”,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在卖际教学中,这“两重境界”中的方法是要灵活应用的,因为文本不一样,学生基础不一样,教师的能力不一样。因而,在一个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每一种方法都可能是最适合学生的。所以,研究学生,永远是方法选择的前提;研究文本,则永远是方法选择的基础。只是作为教师而言,要有这样的意识:随着我们越来越走向成熟,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越来越趋向于髙一重境界的方法。唯有如此,课堂教学,才会无限制地向美和艺术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