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全球疫情依然比较严峻的情势下,海外制造业受到巨大冲击,全球家电制造业进入“冷冬季”。
然而严峻的疫情形势没有让中国家电产业持续低迷,反而倒逼中国家电全球化再提速。自2月份全国企业大面积复工复产以来,中国家电产业 全球化开启“回暖”之路。
进入4月后,中国家电出口逐渐恢复,生产能力逐渐复苏,出口订单量有所增长。到了第三季度,已经有部分企业出现产能供不应求的局面,冰箱行业7-8月的出口订单量更是同比增长了30%-40%,9月、10月的出口数据也全都是正增长。疫情之下,中国家电全球化进程不退反进。
首先,在全球家电供应链都受到影响的时候,中国家电的供应链不仅运转完整,而且整合能力更高。供应链是家电企业的根基,中国的供应链体系之全面,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没办法比拟的,即使大量的海外订单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国内家电的供应链市场也能很好的消化。
其次,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更多的消费者会愿意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中国造”。在全球疫情之下,国外经济形势也出现大幅度下滑,欧美消费者的收入减少,这就导致在选择家电的时候,性价比更高的中国产品成为了他们的首选。直白地说,在此前还有很多国外的消费者认为“中国造”的家电依旧是廉价产品,虽然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消费者并不了解,这样的认知壁垒导致国内产品在国外的推广受限。这就直接导致了家电龙头的价值再次凸显,本文针对家电行业当前的现状,给各位投资者进行解析
家电市场份额还有提升空间吗?
一个往往被忽略的事实是,跟十年前相比,除了洗衣机之外,空调和冰箱的集中度,以 及对应龙头公司的份额都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从产业在线数据来看,早在 2009 年,空调 CR3就已经提升到了 73%,而 10 年之后的 2019 年,内销 CR3 仍在这一水平徘徊;龙头公司不管是格力还是美的,2019 年的份额与十年之前相比并无太多差异,冰箱的情况与此类似;洗衣机 CR3 在美的系强势带动下,提升了约 10 个百分点,但龙头海尔的份额也基本持平;这意味着,过去十年龙头公司基本只是跟随行业在进行扩张。
逻辑上说,像家电这样没有太多变革级弯道的行业,进入稳健扩张阶段后,集中度应该越来越高才对;但过去十年,白电却止步不前。这背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 2007-2013 年的政策刺激,另一个是 2013 年之后的电商渠道崛起;前者提升了产业景气,给中小品牌带来了生存空间;后者则降低了产业竞争门槛,给互联网品牌带来了崛起机遇。那么,为什么我们可以对下一阶段的龙头份额抱有更多期待?
首先一方面,刺激政策和渠道冲击,基本得到消化,而且再度出现同类因素的概率已经很低。政策上,即便 2020 年因新冠疫情冲击,刺激也只达到了消费券程度,至于渠道层面的冲击,在经历两线融合之后,渠道效率已有巨大飞跃,产业链可供优化的空间已十分有限,且在龙头公司稳步进行新零售变革及数字化转型后,公司层面提供的可竞争机会也在显著减少。当然,5G 时代的 IOT 生态依旧值得关注,不过目前来看,有了 4G 时代渠道变革上的经验和教训,龙头公司在这方面的布局已经较为积极,无需过忧。
另一方面,更新需求占比明显提升的情况下,市场对产品和品牌的要求会更高,这有利于龙头公司份额提升。虽然过去十年,因为电商上的犹豫,龙头公司份额没能较快提升,但产品和品牌的进步有目共睹,一个强有力的论据就是,我国白电龙头正在高端市场对外资品牌进行逐步替代,博世西门子、松下以及韩系的冰洗份额持续回落,格力美的在中央空调领域内也实现了不错的规模扩张。
当下行业景气继续回升
家电行业 Q3 迎来需求释放,行业收入增速排申万各行业第 10 位,在可选耐用消费品中仅落后于汽车板块。短期内,重视外销市场表现,由于海外二次疫情冲击,海外工厂复工节奏再次被打乱,订单加速向中国优势家电代工企业集中,10 月港口出口高频数据反映中国出口继续走强趋势,Q4 家电海外销售表现。国内家电消费平稳,双十一家电预售情况积极,且 2019Q4 家电板块收入基数不高,我们对家电 Q4 收入增长预期依然乐观。中长期来看,国内人均消费实力的提升,为优质家电继续普及和更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长江证券认为:
展望未来,前述白电龙头收益三大核心来源并没有发生变化,下一阶段产业内销出货增速环比过去几年总体较为平稳,龙头公司仍有份额提升空间;更加重要的是在格局改善带动下,价格趋势持续向好,盈利修复较为可观,量价齐升助力下稳健持续的业绩增长仍有保障;同时,在上一阶段经历地产中枢下移、价格竞争、渠道实质融合、龙头内部调整后,白电产业的稳定性、竞争格局、商业模式以及龙头公司的治理都在变得更好,中国白电龙头远未触及天花板;综合考虑经营预期和估值水平来看,白电资产的比较优势仍较为显著
个人观点:
过去五年作为白电龙头收益核心来源的“稳健业绩增长+温和估值提升+相对可观的分红(回购)”,在未来 3-5 年并不会发生变化。国内空调的普及和冰洗的升级,海外产业链和市场的扩张,仍将保证一个跟过去几年没有太大差异的产业增长;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空调价格竞争步入尾声,渠道融合不断深化,新一轮格局红利正逐步释放,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以及盈利能力都有望得到明显修复和改善;而 且过去五年,白电产业环境并不如资本市场表现那般一帆风顺,其间经历了地产增速中枢下台阶、阶段性竞争格局恶化、渠道融合引致的商业模式调整,这些短期都带来了不小的经营冲击;下一阶段,除了离“所谓的”产业天花板更近之外,产业稳定性、竞争格局、商业模式以及公司治理实际上都在变得更好。站在当前时点,尽管我们很难预期未来 3-5 年有过去今年同等体量的海外增量资金,但在长期资金占比持续提升的大趋势下,具有比较优势的白电龙头,相对估值提升仍较为确定。此外,随着公司治理进一步优化,分红确定性以及回购频次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因此,白电龙头仍将是下一阶段的强势价值品种,产业拐点附近正是绝佳的配置机会,持续推荐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及老板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