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倘若说人生有许多绵绵之恨的话,对我来说其中有一恨就是苏州的夏天。
苏州的夏天用一个字来说:热,用两个字来说:闷热,用三个字来说:懊糟热……。我从小到大对苏州的夏天是没有好感的。随着全球变暖,苏州的夏季也是越来越长,从五月到十月,占了整整半年的时光,而春和秋被夏天的庞大挤成了瘦子。而今年是农历的闰六月,就是农历有两个六月,那注定是热的。七月份的酷热连连,超过摄氏四十度的竟然有近二十天,似乎又创了一个历史新高,据说连非洲的朋友也忍受不了苏州的热逃回了非洲。微信朋友圈更是各种晒热的图片和视频,调侃热的文字和诗词。现在已是八月底,气温还是在36度徘徊。不呆在空调里,日子还是挺难熬的,一早上从空调房间出来,楼梯上走上两个回合,已是额头渗汗,腋下生津了。向围墙外望去,树木,竹林纹丝不动,烟漫漫的,热得压抑。虽说我家的底楼算是凉快不少,到了中午,还是忍不住打开空调。有时打开大门,一股热浪迎面扑来,让你真切感受到什么叫:冰火二重天。
下午在空调的习习凉风中,泡一杯茶,捧一本书,不用在外面奔波劳累,汗流浃背,人生的幸福可以如此简单。常常想以前没有空调的夏天是怎么过来的。
童年乃至少年的夏天,很少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七八十年代的苏州农村依然是贫穷的,旧的有点价值的东西没保留好,而新的秩序又没有形成好,人们还是辛苦地耕耘着祖祖辈辈的土地,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住房还是十分简陋。家庭条件好一点的陆陆续续地添置一些家电,而我们家似乎到我快读高中时添了一台骆驼牌陆地电风扇。没有电风扇的夏天,主要是千年留下的纳凉工具——蒲扇,手里拿着扇子,自得其乐地吟着顺口溜:"小扇有风,在我手中,若要借扇,待到立冬”。这扇子既用来扇风,有用来驱蚊,傍晚大人们歇工了,在各家门前屋后的河里洗好冷水浴,家家搬着长几方桌在砖场上纳凉吃晚饭。夜色慢慢笼罩了,蚊子多了,嗡嗡地在你的耳畔脚边萦绕,不时有啪啪的掌声和扇子的拍打声夹杂在人们的闲聊声中。夜渐渐深了,露水已下,困意上来,不得不钻进依然闷热的房间里,在印花布的蚊帐里在吱嘎作响的竹床上,因闷热辗转难眠,手里的扇子扇着扇着,掉了下来,醒来时,依然是一头汗和身下被汗湿的竹篾席。
夏天的午后,炽热的阳光下,知了、洋子螳在屋前屋后的树丛中此起彼伏地叫着,把阳光叫得更加燥热了。大人们在农田里忙着,孩子们难得呆得住家里,赤脚走在被晒得发烫的砖地上,只能蹦跳着走路,不是在外面套知了捉泥鳅,就是下河滩玩水扎猛子摸螺丝,或者相约去河对岸的地里偷黄瓜香瓜等,因为摘的瓜果不是熟悉的邻居家的,隐蔽性更强,负罪感也减轻了不少。一个夏天过去,没有一个小孩不晒黑一层皮的。
我怕热,不大肯出门去曝晒,也很少参与村上孩子们各种玩耍和小偷小摸。也因怕热而疰夏,每个夏季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加上那时的物质生活还相当匮乏,也没有什么美味的食物。总觉得自己像缺氧的鱼儿咂吧着嘴,想透透气。所以小时侯,我的瘦在亲戚中是有点儿名气的,每个见到我的亲戚都会说这个小娘鱼(小姑娘——苏州话)这么瘦,像根长豇豆,或者说像竹子,更有人说我的下巴尖得可以刺破纸,现在看来劳动人民的语言还是相当形象生动的。有一回我祖母的一个侄子,因为有点呆傻,都叫他“痴关根”,看到我就对我说,这个小妹妹这么瘦,跟我回去,保证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旁边的人听着他的痴颠话,都哈哈笑了。他干瘪瘦小的中年模样,让十多岁的我对他能养胖我的话无比怀疑。所以直到现在我对自己少女时的瘦除了归结于生活的贫寒,也归结于夏天的热,总让我瘦削的身材再丢了几斤肉。
那时的夏天,尽管有时很酷热,但天空是晴朗的,透着干净和耀眼,雷阵雨后,常常能看到彩虹。而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天空的彩虹只有画画上的色彩,想象中的美景。夏天的午后在农田里干农活,对我来说这简直是酷刑,因上有一个哥两个姐,所以这样的酷刑难得发生在我身上,已让我无法忍受,一心想跳出农门。我妈经常用这些农谚来嘲讽或训斥我这种吃不来苦的懒人。“朝怕露水,昼怕热,夜怕蚊子早点歇”,我妈说这些话的时候一般都是我在找理由不肯出门的时候,“南阳山上淌银子下来,也要早起才撩得到。”这是针对我们姐妹几人有人懒床不起时说的,“筷头上出败子,棒柱头上出孝子”,“秧好稻好,娘好囡好”……我妈用各种苏州谚语训斥教育着我们,让我们姐妹几个在炎炎夏日体验着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艰难以及做人的道理。
夏天也是忙碌的,难得有空闲,我妈会用糯米或面粉做烤菇,四方形的面皮子,中间剪开几条,再两头黏成一个灯笼样的食品,放在太阳下暴晒,没几个小时晒干后就可以放在油锅里炸,因此我常常跑到太阳底下去摸摸烤菇干了没有,对于我这种馋猫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美味了。有时姐姐们心血来潮,做一种叫“粒粒香”的零食,就是用面粉搓成细长的面条,然后用剪刀建成菱形状,晒干了炒来吃,又硬又香,因为结实,吃多了会肚子胀。有时我妈也做酱瓜,用发霉的面块发酵,在太阳下晒,再放入切细的各种瓜果,放在缸里,上面盖着一层纱布,但还是引得苍蝇群飞而来,赶也赶不走,因酱瓜制作过程的邋遢,我到现在还是不喜欢吃。但这些简单食品给我童年的夏天留下了一些美好的感受。
快速发展的三十年,跨过我人生最厚重的时光,苏州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已让很多农村地区变成了城市,高楼林立,高铁、轻轨、高速、环线,各类湿地公园,商业中心、经济开放区……城市的繁荣让我们应接不暇,也让我们无从适所。
苏州的诗情画意、温婉缠绵,苏州的小桥流水、枕河人家,苏州评弹的清越伶俐,苏州昆曲的咿呀婉转,苏州园林的巧夺天工,苏州水域的美轮美奂……或许更属于文人墨客,属于粉饰太平的盛世年代。而于我,依然隔着生活的真相,跨越年代跨越时空,在意境中去寻找……
苏州的夏天,要说爱你,真的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