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这里描述了昔日的京都之人,穿着华丽的黄金色狐皮衣裳。他们的仪容风度不改先前的优雅,说起话来文彩飞扬,出口成章。回到周朝的旧都城,受到万民的敬仰。
成语“出口成章”便出于此。
出口成章:话说出来就是一篇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或擅长辞令。
出口成章用来夸人口才好,有才华。那些饱读经书,学识渊博的人,与人交谈时,自然大方,出口成章,因为他们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足以支撑绣口锦心。
与出口成章意思相近的成语有:脱口成章、下笔成章、倚马可待、七步之才、一挥而就、信手拈来等。
出口成章的反义词,如:语无伦次、笨嘴拙舌、不学无术等。
明代大才子解缙,擅长对对联,是个出口成章的文学才俊。
如今,口若悬河的董宇辉,是个文学功底深厚的青年,每每出口成章。
能做到出口成章,离不开丰富的知识与文化储备。海量的阅读与饱满的阅历,必不可少啊。
思维敏捷的人,才有出口成章的可能。能够迅速组织语言,调理清晰地表达出来要表达的内容,像王勃的《滕王阁序》那样,假如没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甚至“头脑风暴”的能力,怎么可能出口成章呢?
出口成章的本领,是经过了长期的积累与训练得来的。如果说那些出口成章的人是天才,那天才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