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在年少时被给予满满的爱,长大后才会拥有足够的能量去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
01
要想孩子接受你的要求,尊重是前提
鲁迅先生曾在书中讲过一件小事,让我深有感触。
有一次他们家中请客,儿子海婴和大家同坐一起。
在吃鱼圆时,客人都说味道新鲜可口,只有儿子一个人说鱼圆是酸的。
妈妈以为儿子胡说乱闹,便责备了他,儿子有点不太高兴。
鲁迅听后,便把儿子咬过的那只鱼圆尝了尝,就是不怎么新鲜。
便颇有感慨地说:“孩子说的不新鲜,我们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说的话啊!”
的确,父母不去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总是以常人的眼光对孩子做出一些评论,这样是很不尊重孩子的行为,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长此以往,孩子只会越来越叛逆。
综艺节目《想想办法吧!爸爸》中有一期是这样的。
戚薇的老公李承铉想翻女儿李乐祺的包包,乐祺开始不同意,于是就先询问孩子的意见。
我们都知道李乐祺从小就比较喜欢爱美,喜欢打扮,有一堆的口红。
有一次,爸爸想展示一下女儿的特殊爱好,不等女儿反应过来,他就开始伸手准备打开乐祺的包包。
乐祺生气了,她不让爸爸翻自己的包,然后爸爸很真诚地对乐祺说:“我可以翻一下吗?”
这下乐祺才同意了,说道:“好吧,你翻吧。”
爸爸把乐祺包里的东西全部一下子都拿了出来。
乐祺似乎不太情愿爸爸把她包包里的东西一次性全拿出来,她想让爸爸一样一样拿。
可以看出她当时有点不太高兴,这时爸爸连忙向乐祺解释道,就给大家看一下你所有的口红。
李承铉对女儿的尊重真的做到了极致。
对于年幼时期的乐祺来说 ,在她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认知能力时。
爸爸一直努力着去尊重孩子的一些想法,尽量去满足孩子。
并一步步地引导孩子作出回答,让孩子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很坦然地接受自己的选择。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这本书》说到:
尊重意味着能按其本来的面目看待某人,所能意识到他人的独特性;
尊重意味着关心另一个人,使之按照其本性成长和发展。
作为父母只有尊重了孩子的天性,适应孩子的发展规律。
关注了孩子内心需求,给孩子留足了一定成长空间 ,孩子才有可能积极健康茁壮成长。
教育专家尹建莉说:
父母跟孩子相处中是不是理解孩子,是不是让孩子感觉舒服和自然,
这是特别重要的孩子跟你在相处中老是紧张,没有被尊重,或者他觉得受到的拘束太多,他就会觉得不快乐。
没有得到父母尊重的孩子,会认为父母不够理解他、也够不重视他。
他很难从父母身上获得轻松自在的爱。
在父母的束缚下长大的孩子,他会感到越来越压抑和不自信,更不会快乐。
02
父母尊重的孩子,成长道路充满快乐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当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被尊重的需要,被爱的需要。
最近两岁多的儿子迷上英文剧《小玻》。
每次看完绘本小玻都要吵着再看一下手机上的小玻,不过每次只允许他看一集。
大概5分钟,他就很知足了。
每次看完后 ,他都很好奇地学着小玻的样子做动作,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
父母给孩子及时的回应,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满足了他对世界探索的需求。
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让他养成了遵守约定的好习惯,未来他会充满信心地迎接人生的每一步挑战。
《弗洛伊德的使命》里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无可置疑地深受父母宠爱的人,会终生保持胜利者的感觉,而这种成功的信念,会导致他这一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
前段时间,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学霸王希来在高考取得了675的好成绩。
这份好成绩背后有一个暖心的秘密。
小王同学很喜欢玩一款手游的游戏。
由于高三不能玩手机,小王担心自己的手游账号一年不玩“凉了”。
于是便拜托妈妈为代练游戏“保级”,妈妈答应了儿子的要求,专心打游戏“保级”,儿子专心备考。
高考结束后,妈妈圆满地完成了保级任务。
真是感慨有这样如此的开明父母,对孩子极致入微的尊重。
哪怕是一个打游戏的爱好,也被她用心善待,专心帮儿子打游戏。
儿子也没有辜负妈妈的信任,安心地备战高考。
当孩子有需求时,父母需要及时的回应,孩子才会感受自己到被关注或被认可。
他更加会体会到父母对他的爱,也有利于孩子良好情绪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孩子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父母的语言》中提到,无论孩子的行为出于怎么样的目的、是否恰当,父母都应该给予孩子温暖的回应。
孩子只有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温暖,才能茁壮成长。
一个小孩子未来的成长,比如认知力、情商、自控力、身体健康,等等,都跟母亲的回应紧密相连。
当一个人在年少时被给予满满的爱,长大后才会拥有足够的能量去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
03
父母该如何尊重自己的孩子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说:尊重意味着关注对方应该按照自身的本性成长和表现。
因而,尊重也包含着不能利用对方的意思。
我希望被爱的人以他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去表现,而不是服务于我的目的。
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会有爱。
其实孩子的很多能力都是在幼儿时期养成的,父母从幼儿时期就应懂得尊重自己的孩子。
如何尊重孩子,作为父母,我们不妨从以下三点做起:
1、在孩子的幼儿时期,重视孩子特有的孩子气
妈妈育儿学院的创始人江腾真规女士说,孩子的世界中没有对错,只有期待、高兴和难过。
重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守护孩子所看到的世界,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
比如在我们育儿的过程,如果发现孩子总是在一段的时间内一直会看同一绘本,反反复复听一个故事,来来回回一直搭相同的城堡。
作为父母我们不妨就满足他的要求,陪他一起阅读、让他安静地听和留给他足够玩耍时间。
和他一起感受成长的快乐时光,切记我们一定不要用我们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孩子。
把孩子仅有的这份色彩斑斓的童年时光给剥夺了。
我们懂得尊重孩子,守护他内心最本真的世界。
2、尊重孩子的内心需求,在一定的范围内给孩子自由
相信我们每个父母的初衷都是为孩子好。
但是很少去尊重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往往会干涉孩子的自由选择的权利。
比如当孩子正高兴的玩积木 ,刚好搭成一个城堡。
我们一看到睡觉时间了,立刻让孩子停止下来,并强制把积木给他收了起来。
不顾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这无疑是让孩子感受到痛苦和失望,孩子还有可能变得叛逆起来。
如果我们微笑走到孩子身边,先称赞孩子的作品,
然后提醒孩子,快到睡觉的时间了,你今天很棒,妈妈看到后很开心,我们明天再继续玩吧?
孩子应该很乐意接受这样的回答。
孩子在能主的范围内,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干涉孩子的选择,孩子是该有多么的痛苦和无助 。
这样做不仅会挫败孩子的自尊心,还会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发展 。
父母在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时,同时也要让孩子养成遵守一定的规则意识和边界感。
这样孩子既能体会到自由的感觉,又感受到父母的爱,将来他会以更积极、更健康的方式快乐地成长起来。
3、在一定的时间内遵守既定的规则和约定
小孩子都比较喜欢去商场的游乐区玩。
特别玩了一个游戏以后会继续吵着玩下一个,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大哭起来。
我们不妨这样做,在孩子没去游乐区玩之前,提前和他说好。
比如今天你可以在坐木马、玩摇摇车和打水枪选择任意两个来玩?
通常他都会很乐意地做出选择,到了商场,他会根据自己做出的选择来玩。
很少再次向你提出还要继续玩。
这样,我们满足了孩子要求的同时,也让他遵守一些规则。
孩子才不会叛逆和被父母娇惯,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关注,才有利于孩子更好的成长。
其实我们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起来。
只有我们懂得尊重孩子,广州小学三年级语文试题/试卷辅导关注孩子内心所需,积极引导孩子;在孩子能做选择的时候,不过于干涉孩子选择的权利以及尊重孩子的感受,给孩子及时温暖的回应。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按自己的方式成长起来。
教育家斯宾塞在《快乐的教育》说到:孩子应该得到尊重,而且只有得到尊重的孩子,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奔跑。
这一段父母与子女的缘分,来之不易。
我们要做的,不是基于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去替孩子选择,而是给出足够的信任、陪伴和尊重。孩子都有一个神奇的感受器能知道你是不是真的爱ta孩子都有一个神奇的感受器能知道你是不是真的爱ta
正如《银河补习班》里面的一句台词所说:孩子都有一个神奇的感受器能知道你是不是真的爱ta。
只有孩子感受到了父母足够的尊重与爱,他才会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越走越远。
愿我们每一位父母都学会尊重自己的孩子,让自己孩子快乐地成长起来!
将来才有可能更好地迎对人生更多的挑战,收获更丰富、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