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了大家各抒己见的重要场所,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信息爆炸,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看到某某专家参与的节目,或者在爸爸妈妈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多吃某某食物活到100岁,又或者吃了某某食物中毒身亡之类的文章。作为一枚吃货,每次看到这些文章都好想知道,这些到底真的假的啊?!
中国一向推崇药食同源,心肝脾肺肾各自有对应的食物调理,比如说吃黄色的食物,像是南瓜、小米之类的,对胃好。还有补肾要吃黑色的食物,黑豆黑米之类的。还有以形补形,如果骨折了要喝骨头炖汤,肝不好就要吃猪肝,脚崴了吃猪蹄。我身边有一个同事,非常推崇黄帝内经,一说到身体不适之类的,就要说他看的黄帝内经上说,这是由于肺热啊,痰湿啊,经络不通啊,等等等等之类的原因。我对这类一开始并不明白,在她的熏陶之下也了解了一二。所以不禁想到,这些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历了历史的洗练,有很多东西一直到现在都备受推崇,像前面说到的南瓜养胃,借助现代科学我们知道南瓜里富含维生素和果胶,可以保护胃肠道粘膜,减少刺激等等,但是在古代,古人又是如何知道南瓜的药用价值的呢,甚至有一些方子里还有关于南瓜叶的用法,晒干后碾成粉末,对刀伤有止血止疼的作用。明明南瓜叶就不会去吃啊。
当然,食补里也有很多不怎么靠谱的,并不是所有的都那么有用。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
一直以来就觉得中华传统很神奇也很神秘,就像中医理论,为何千年前古人就能找到这些动植物的药用价值,而有很多现在医学也尚未证明。当然这些证伪也很容易,有太多的不成功的例子。
我个人的理解是,对于这些我们尚未证实的事物,不可不信,不可全信。这些理论流传了千年,自然有他存在的道理,到现在有一部分仍在沿用,是因为即使放在现在,他们仍然有效果,也许再过十年、百年、千年,会有更好的理论或者方法代替他,因为人类社会在进步,我们终会用更成熟和先进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道理。但是绝不能迷信,只有那些经得起考验和推敲的理论才是能为我们所用的。而那些纯粹的心理安慰,甚至和现有已经被验证的科学完全相背离的,则应该果断避免,不能盲目的相信。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多想一步,不仅能免于被骗,还能养成遇事多推理的习惯,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