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余华总能以万花筒般绚烂而精密的方式把时代定位记录的如此准确。即便抛开时代背景的诱因,余华的每一本书于我的感触都不同。
改变我人生的是《活着》即便我给它贴的标签是绝望;《兄弟》是感动与荒诞的叠加,在我心中可以超越《活着》带来的震撼;《许三观卖血记》是父爱的无声与刚强;《在细雨中呼唤》 对不起太深刻了唯一一本抛开至今未能深刻领悟;最后就是一脉相承的《第七天》是现实的荒诞、绝望与父爱的杂糅。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那么必然会衍生出无数个《第七天》。余华的书向来简洁、清晰、透彻的刻画事实,从《活着》开始就惊诧于它的“实体”存在,《第七天》依旧如此,网评说这本不应该是他沉寂七年后的作品,反而像是七个月或七天的产物,是众多微博时事热点的堆砌,可是在《活着》前言中余华曾说过:“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的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无论这句话是否是冠冕的说辞,但个人认为余华的作品一直从一而终的“刻薄”,只是简单的陈述就让你直视残酷的现实,现实或许更残酷,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反观《第七天》确实如此。不过是时间轴定格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可如果将时间轴向前推移,这七天的所见所闻难道没有福贵、宋凡平、许三观的缩影么?不知大众是被其中掺杂出现的iPhone迷了眼,还是被“拆迁”拆了心。不过是“长焦”与“短焦”的区别,余华还是那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余华。
曾经我一直认为他的书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但今晚的复盘然我感受到余华的作品中总是有质朴的温情支撑着你行走在绝望之际,如任劳任怨的家珍,如才兼文雅的宋凡平,如无怨无悔的许三观,如至死不渝的伍超……善恶美丑总是相伴相随,何必执着注目于残酷与荒诞。
关于“死无葬身之地”众说纷纭,毋庸置疑它是人之向往,可吸引我的是“人人死而平等”,上帝很公平,来时的瘦小充满了纯真与颖悟,走时的庞大蕴藏着混沌与醒悟,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功过得失最后大多皆为虚无,“死无葬身之地”是必经之地,活着期间又何所畏惧呢?
(本篇不像是读后感更似一种“脑残粉的洗白”,虽然《第七天》也让我有点失望,但或许是我期望太高,但不可否认某些地方余华一直从一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