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渝东的上空望一眼下去,已初领略了山城的魅力。青色的峻岭望不到边,看不到底,山峰上处绕着一团云雾,胜似神仙住处,一小畦一小畦狭长的梯田挂在半山,如同翡翠杯里泡着热腾腾的咖啡,汤勺慢慢搅动,留下一圈一圈细微的涟漪。万州机场便修建在山顶,飞机贴着山峰在我们的惊呼中降落。从万州到巫山,不过百余公里,却连着34座隧道,最长的竟达14公里。本来随手带了一本闲书,却在隧道进进出出的明暗频繁交替中读不下去。都说春天不是读书天,更何况是在山城的春日,于是索性放下书,满心思地赏着窗外的景色。屋子三三两两地修在山腰,白墙灰瓦,并不讲究整齐,朝向也随意,这恰是我喜欢的风格,推开窗子,便是十里春风,自然而随性。大巴车里播放着当地山歌,多是描写青年男女爱情,歌词没有多少修饰,直接,奔放,一唱三叹,如同《诗经》里的歌谣。
我们此行是因烟台对口巫山扶贫协作而来,扶贫之地,在我最初的意识中,想来必定是一片凋敝之所。然而抵达巫山城的那一刻,这种想法却忽然硬生生地被颠覆了。巫山县城是整体搬迁新建的城,老城区已因三峡大坝的缘故永久地没在长江里了。城市规模不算太大,却因为是山城,依着山势,显得错落有致。每行至一处,你以为是坡下建筑的顶处,抬头一看,却发现只是坡上建筑的低处。这就很有些意思,如同不可多言的人生。最独特的是,长江穿城而过,城绕着山,水绕着城,人在其中穿梭而行,与山与水与城融为一体。想起烟台能瞧得见海的地方,便美其名曰海景房,凡是叫作海景房的地方,格外能多卖价钱,但在巫山,却因地势的缘故,在城中的每个位置,随意地看下去,都能看得到碧绿的江水,都可称之为“江景房”了。
巫山的夜色也美得醉人,灯火通明,但与平原不同的是,灯火沿山而上,与夜空的星子连在一起,于是,压根就分不清楚,是街灯燃上了夜空,还是星子泻落在了山城。想来也没有分清楚的必要,现实与梦境之间,谁更虚幻,谁更真实,本来就不必执着,也不必刻意去弄明白,这样反而更美。江水则只管不舍昼夜地流,大江东去的步伐,谁也阻挡不了。
我们被安排去考察烟台援建的项目现场。车在盘山公路上绕行,上面是峻岭和云彩,下面是悬崖和江流,人就悬在这云与水之间,心也是。明明有些害怕,满心地颤抖,却又总忍不住偷偷去瞥一眼窗外,因为不经意处,就会有美景跃然而出。同行的同志告诉我们,秋天的巫山会更绚烂。想来也是,两岸红叶胜似火,一江碧水青如蓝,人在此中,胜在画中。在某一歇脚处,遇到一老伯正在侍弄斜在山上的一块薄田,随行的同志打招呼问:“老伯,通上公路了,高兴不?”老伯说:“高兴,哪个不高兴呢?要是再通上公交车就更好了。”大家都会心地笑了起来。是啊,这不正是老百姓对好日子的美好向往和期待吗?而这,也正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在山上转了许久,终于在一排红色二层小楼前停下,这便是烟台援建的安居项目了,不远处,还有工地在继续施工。二层小楼前,几个散学归来的孩童正追逐着玩耍,家里的大人们大多在对面的茶园劳作。我想要不是我们这般不速之客,茶园里该飘出欢乐的山歌了吧,采茶与歌赋,总有许多美妙的联系。一瞬间,突然对贫富有了新的感触,生活在城市钢筋水泥里的人们,何曾拥有这满目苍翠、清新空气和鸟语花香,还有这处处无需寻觅随处唾手可得的险峰胜景,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一踏上巫山的土地,已经看到了可喜的扶贫成绩,老伯和孩子们的笑脸更是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那是满满的希望,更是坚定的信念。
在巫山的行程很快结束了。回到烟台,不由得会想起那山、水和人。或许不久,你会在烟台遇到来自巫山的脆李、党参、天麻、腊肉,会看到那座山城的宣传短片,别忘了,用我们烟台人的豪爽和热情去拥抱他们,因为,那是我们远方的兄弟,而我们,有一个骄傲的名字,叫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