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在玩一个天平游戏,你以为满足基本温饱再去追求兴趣,成功会自然而来,却不知道你一天只有24个小时玩这个天平游戏。你认为,虽然得不到爱,但能赚更多钱,这样自然就会有爱。于是钱成了爱的替代品。当你用金钱寻欢作乐时,你会发现,你已经“买”不起爱。同样,一旦你习惯用外在奖赏而非兴趣、好奇心奖励自己;那时,你已经“买”不起兴趣、好奇心了。
上面这段话,出自阳志平《人生模式》。我们以为我们现在的将就是为了将来的更好,殊不知现在的将就已经杀死了更好。
租房的时候,想着省点钱吧,家里随便布置一下就好,反正不是自己的。于是杀死了享受生活的机会。找工作的时候,明明不是自己喜欢的,因为钱多、因为离家近、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那就将就一下吧,于是杀死了追求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机会。该吃饭的时候,因为一个人、因为想睡懒觉、因为想减肥、因为觉得不吃也无所谓,所以将就一下,杀死了规律生活、健康生活的机会。
人人都在向往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又赚钱又喜好的工作,一个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但是又总是“被逼无奈”的向社会妥协。真的是被逼无奈还是自己选择了一种更容易的方式?当我们选择更容易的方式的时候,又是否真的能够意识到我们选择的到底是什么?
花5年的时间在一个没有布置过的出租房,等五年后拥有自己的房子,你确定你还具备将家变温馨的能力?或者即便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也已经不在乎是否温馨柔软。
当你习惯了现在的工作节奏、相处模式,你确信,等你觉得攒够了钱能有勇气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你永远都攒不够钱。
当你已经习惯了不吃早餐,早餐的意识已经完全从概念中离去,当你想要规律、健康的时候你还能够做到早起么?或者会嫌弃太麻烦。
现在的牺牲,是为了将来的更好。有没有反问过自己:将来的更好一定要牺牲现在?两者真的不可兼得?还是你只是逃避去想办法、寻找办法?
为什么一定要把美好的生活寄托到将来?现在就开始不行吗?如果自己理想的状态是100%,现在不足以达到,那么10%的状态呢?1%呢?0.1%呢?都不可行么?如果可行,你能做点什么让自己感觉开心、幸福、是理想的样子?与其寄托将来不如现在就让自己在可允许的条件下活成理想的样子。
一方面期待理想的未来,一方面又抵御不了短期奖励的诱惑。把对短期诱惑的享受披上一层“牺牲”的外衣,最后骗过的也只是自己。
最后,以两位群友的话结尾:
福莱得:过好每一天,不将就哈,才不留遗憾~
Mien:如果有目标的话,要确定自己每天都有朝那个目标做正功。每天都有朝那个目标前进一点,不前进就等于后退,因为时间已经被消耗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