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收到一则短信:亲,这周六下午13:00--15:00许老师特意为我们准备了茶会,有时间参加吗?
我当然有时间参加啦。发短信的是上次茶艺课的组织者,六月底课程已经结束,当时只感觉意犹未尽。现在,有这样的一个机缘,真是求之不得。
今天中午匆匆吃过午饭,搭了一辆便车,来到惠山寺,直奔老师所在的那栋楼的二楼。同伴看我熟门熟路的样子,问:“你是不是来过这里?”
是的,暑假前曾来这里找老师喝过茶。老师是这里义工的负责人,她的办公室及茶室就在寺院深处的一栋小楼的二楼,那是一个特别幽静的场所。
来到茶室,首先跟老师打了招呼。然后就见得几个女性正在布置茶桌。她们身着禅服,轻手轻脚地摆放茶具,动作十分优雅。咦,这几个不是上次见到的义工吗?那次见到她们时,身上穿的是黄马甲的义工服,因为干活脸上挂满汗珠。今日一见,完全变了一个人!
茶会开始,老师拿出了19年的一款白牡丹,说是因为今天有新人加入,特地用了这款香味较浓的白茶。
老师一如既往地从容、淡定、优雅,茶壶和茶杯,随着她的手势舞蹈,行迹柔美,收尾干净利落。
老师说,茶汤可以给你赋能。在不同的季节里,不同的心情下,选择一款适合你的茶,泡出的茶汤慢慢入口,你能体会到来自自然的汤水流入体内,与身体相互交融的通透感。
茶汤可以打开心扉,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纽带。泡上一杯好茶,三五知己围坐一起,右手三根手指轻轻捏起茶盏,左手轻托,将来自同一壶的茶汤送入口中。此时,在这样的氛围下,心房已然悄悄打开,可以共叙桑麻了。
慢慢品着茶,听着老师的分享,在一曲琴箫合奏的乐曲声中,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境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诗佛王维这首诗塑造的意境,一直非常向往。那洞箫吹奏的声音,就像如水的月光洒向翠竹松林间;那琴弦拨动的声音,就像山洞里的泉水沿着小溪淙淙流过。
是的,就是这样的意境,月色朦胧,星光旖旎,竹影婆娑,极其安静,极其美好!
来寺院参加茶会,感觉跟佛法修行相去甚远。其实,学佛法是一种修行,喝茶也是一种修行!在喝茶中品味闲适幽趣,在喝茶中体会宁静致远,这就是一种修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