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在抖音上被“流浪大师沈先生”的一些短视频吸引了,网上相关的评论也是乱七八糟的,看完后想表达一下个人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欢迎拍砖。
首先大致介绍一下大师的信息:大师今年52岁,90年代毕业于上海某普通高校,毕业后在上海市审计局工作,因为自己提出并实践分类垃圾的想法与工作相冲突,后来与单位分道扬镳。脱离工作后,20多年一直过着边捡垃圾、边看书的流浪生活。因为大师经常看一下左传、战国策等国学名著,加上逻辑清晰、谈吐非凡,这与他看似乞丐的形象反差较大,于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沈先生谈到的内容很多:伍子胥过昭关、美男子子都;从春秋五代到晚清,从论语到聊斋志异,从诗经到搭讪,从齐白石到梅兰芳,从但丁到维吉尔等等。从此可以看到我们中国文化的得:
1,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与埃及、希腊等古国并称世界五大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国的儒家、道教等优良传统文化先后被日本新加坡等新兴国家所借鉴学习。
2,名人辈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先后涌现孔孟、老庄、毕昇等思想、印刷术方面的发明人,被世人所铭记。
3,对异类的事物保持热情和关注:对于大师级的人物我们会仰慕,但并不觉得好奇,;对捡垃圾的乞丐,我们也是见多不怪。但如果出现一个既有学问又在捡垃圾的人,我们都投以关注:身边从来没见过这种人,难道是世外高人?这说明我们社会的活力。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但是与得相比,其实我更看重的是我们的失:
1,国学文化的缺失:说到左传、战国策、论语,很多人也和我一样一脸懵:没看过。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遗产,我们并没有好好利用和学习,这值得我们去反思。
2,缺乏对垃圾分类理念的行动:生活中政府抓经济、抓绿水青山,但是垃圾分类这种从概念上我们只是知道,但是并没有号召大家去行动,我认为这也是我们社会治理体系中的缺失和漏洞。
3,缺乏真正的大师和艺术家:以前我们有齐白石、有梅兰芳,但反观现在我们好像缺乏真正的艺术家,反倒是演员戏子很多;我们培养了很多的大学人才,但最后能拿诺贝尔奖的寥寥无几。正是我们身边很少有这种20几年苦苦研究国学等某一方面的知识,才使得很多人喊沈先生为大师。
4,社会缺乏对特殊群体的心理疏导体制:流浪大师让我突然想起了几年前的犀利哥(从前的冷落到突然的被吹捧,犀利哥现在好像又从回了以前的流浪生活);有调查研究发现男性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如女性,犀利哥当初因为妻子的离世而备受打击造成的,身边又缺乏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疏导,最后被迫灵魂流浪。貌似目前我们只有大城市才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小城市、农村很少有心理辅导机构。
其实每一个事情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长时间酝酿的结果。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几点看法,可能有失偏颇,希望和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