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第七天 时间篇
Day7 楹落兮 共读打卡
走到共读的第七天,终于来到时间篇,还记得入营我的自我介绍就是:重度拖延症患者,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时,我不认为这短短的一段共读时间能让我这种懒癌患者有什么改变,但在今天,开着一个无比冗长沉闷的会时,我摸鱼逛知识星球,在叶老师的文章下抱怨无法摆脱浪费时间的各种会议时,蓦然发现,当时的自己已经在利用碎片时间下意识地学习了。
不得不说,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哪怕他(她)们是一群素未谋面的谋生人。或许,又得益于今天早上看到共读篇“时间篇”,被叶老师的人生电池-900格震憾到,总之,突然觉得时间太少,而我已太老……
在这里,叶老师再次提到“如何对待你的时间,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我们该如何定义时间?
一,时间是什么?
李笑来老师说:时间是无法管理的,它并不随人的意志所转移,所以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又有人说,时间本来是不存在的概念,从三维进入四维状态,就没有时间。时间是为了让你区分和了解世界,人类制造出来的。
我更认同时间是有价值的这句话,看看下面这三类“个人商业模式”就明白了:
打工人模式:一份时间出售一次
艺术家模式: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
投资人模式: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
综上所述,时间=金钱。
而我,非常悲催地看到自己的时间就是1=1的价值。
二、如何安排时间?
直接了当扔一个叫做SMARTER 法则:
1、S——Specific (明确性):目标一定要明确,不能模糊;
2、M——Measurable (可衡量性):将目标数字化;
3、A——Attainable (可行性):目标必须是可以实现的;
4、R——Relevant (相关性):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因为……所以);
5、T——Time-based (定时性):目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截止期限;
6、E——Exciting (激励性):就是得到正向反馈;
7、R——Risky (风险性):目标的风险性,指可能因为什么不可抗因素导致一周没有完成既定目标,你会不会给自己压力。定目标时要给自己留有余量,允许自己没有完成,不要给自己压力。
做好了时间规划,接下来就是复盘,固定一个时间来总结自己一段时间内的收获,并确定好复盘的点是什么,做复盘的前提是要做好日记录,否则无盘可复。复盘的逻辑是:计划——行动——复盘,周而复始,不断调整。
三、我打算怎么做?
直接上自己今天的时间记录吧
这样,确实很清楚自己这一天都干了啥,心里挺惭愧的,等到周日学做汇总分析的时候,再看看自己这一天天的都怎么荒废了,想想就替自个捉急。
群里的小伙伴们分享了好多记录时间的工具,我想一一去尝试,最后想想算了,我比较怕麻烦,干脆先从最原始的开始,找个烂笔头,干就完了。
好害怕,最后的盘点时间,我知道自己肯定一直在慢性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