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评课读后感 正如徐老师所说:讲评课要么上成了批斗会,要么就是表彰会,其主要特点大都表现在关注整篇文章的各项要求上,诸如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得失优劣,在几乎所有的讲评中都会有所涉略,结果造成了作文评讲课总是在平面上兜圈子,千课一面,重复低效。
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黄老师这节作文评讲课的的要点是数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聚焦于“议论文如何使观点鲜明”这一问题上。上课伊使,黄老师便开宗明义,指出“议论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说明道理。所以鲜明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也是写议论文的第一个要求”,突出了本节课教学所要聚焦的重点,然后结合“理”与“据”的关系,带领学生来讨论议论文写作应该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整节课教学的重心便都放在了这个目标点上,至于议论文写作其他方面诸如结构、方法和语言等等同样很重要的问题,便基本不再关注。这样的聚焦,有助于集中有限的课堂时间来重点解决一个问题,课堂的大多数讨论和学习都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的,集中而有力,确保在这节课中使这个问题的解决有所突破。 黄老师凭借一篇习作,使得教学更加集中。确定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后,选择恰切的教学凭借,便显得尤为重要。在作文评讲课中,我们大都习惯于挑出若干篇不同等级的作文,当堂宣读,让学生品评优劣,学习好的写法,找出不当的做法。这样下来,每节作文课几乎都是一个模式,学生得到的大都是笼统的经验,千一律,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审美疲劳”,求全而只得其皮毛。相比之下,黄老师这节课的高明之处就是在数学内容的选取上“只取一瓢饮”只选取一篇习作作为抓手来开展整堂课的教学。精选的习作《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种风》,乍一看确实不错,语言精美,结构请晰,大量引用古诗文,又正反结合评说包拯和和珅等历史人物,再结合现实,褒贬社会中的各种风气,视野开阔,论证方法多样,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但细读才发现观点不够明确,黄老师以此为切入点。代领学生修改,既有写作过程,又有写作体验,高明至极! 我想依葫芦画瓢,但能力有限,只能望梅止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