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期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10节“深度阅读”公益直播课,王维审老师压轴出场。听了他的《当阅读成为你的生活方式,在哪里都有诗和远方》一课,被王老师生动的讲述和励志的精神深深折服,瞬间被圈了粉,第一时间关注了王老师的公众号,买了他的书。王老师的文字没有艰涩的理论和拗口的术语,他将深奥的道理,植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叙述中,使理论也变得温暖明亮起来,读起来舒服熨帖,很受启迪和鼓舞。
《做有故事的教育》是王老师“觉者为师”系列的第四本,在本书中,王老师完成了叙事教育的理论提纯,提出了“故事教育”的主张和理念,展示了叙事教育的研究成果。这本书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故事教育的魅力,也促使了我对自我及教育的深刻思考。
找准方向,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这本书本身就是故事写作的典范,王老师以叙事的形式呈现了自己与故事之间的故事。
本书开篇王老师讲了《南村辍耕录》中“奚奴温酒”的故事,这个故事耐人寻味,意在告诉我们一个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一事精至,但能动人。”是的,世间之事,唯专而已。
“术业有专攻”,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做好一件事已经不易。《庄子》中有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还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教学一线的工作繁琐而又耗时,远没有别人眼中教师职业的清闲自在,我们的时间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和没完没了的培训、检查中已消耗殆尽,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时间要用在刀刃上。在当下的教育语境中,“奚奴温酒”的故事意义非同寻常:找准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坚持走下去,达到极致的顶峰。
无疑,王维审老师本人就是“奚奴”这样的人,他二十多年如一日,在教育实践中种植故事,讲故事、用故事、研究故事,一件事,一辈子,于是有了今天的巨大成就。像王老师那样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便是成功。
反思自己,平时教学实践中也有过很多灵感与思考,但是常常以忙为由,没有及时记录。心想等有空了再写吧。而这些灵光一闪往往转瞬,即逝。等有了空闲,它们也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中,无踪无影,徒剩嗟叹。为了自我监督,参加过一写作平台的日更挑战。曾经坚持日更二百余天,习惯刚刚养成,竟以忙为由放弃了,真是遗憾。好习惯养成不容易,放弃却不费吹灰之力。很多的美好,都恰恰输给了“坚持”两个字。
是草根,“就有青草漫坡的心”。每个人都不甘平庸,渴望成功。促使人成功的因素也许很多很多,能否心无旁骛地坚持,应该算是最重要的一个吧。有人说,这个世界上不缺少做事的人,缺少的是把事做到极致的人。所言甚是。
故事写作,让教师拥抱成长
平时上课,大多数老师上完课就结束了,可有的老师上完课,会把这节课教学的得失写下来,进行自我反思;听专家讲座、报告,多数老师就是听听,拍几张ppt;而有的老师结束后会认真写下心得感受;教育学生,多数老师只是处理了学生的问题而已,有的老师会详细记录下来,总结经验,寻找更好的管理方法......于是,大多数老师在原地踏步,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自己,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应付着相同的人和事,碌碌无为。而有的老师却走上了教育的高地,有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实现了自己的职业追求。
其实,这些成功的老师,只是比别人多了一步行动——教育写作。
教育写作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写作让教师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当做研究的样本,从而不断促使自己内省。对于一线老师而言,成长的“最后一公里”可能就是写作吧。
不甘平庸、有追求的教师一定是善于写作的教师。而王维审老师所倡导的故事写作,一线教师能写、会写,是教师最低门槛的写作。
王老师所说的故事写作,就是教师把教育教学中经历的故事进行真实的、情景化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探寻故事本身或者背后的价值与意义。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育叙事。
在一线教师眼里,写作是高难动作,怎样进行写作,并能够长期坚持写下去,最终实现专业成长呢?王老师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总结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放下顾虑,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是该说的话。写作时应完全放开自己,任思绪驰骋。如果拿起笔就考量用词是否恰切,思路是否清晰,语法是否正确,这句话该不该说,合适不合适,这就很容易使自己无从下笔。不是写得好才写,而是坚持写下去才能写得好。王老师说:“要允许自己写出全世界最烂的文字,允许自己写出最不成体统的文章”。(哈哈!每每觉得自己所写的文字枯燥无味、乏善可陈,气急败坏地要终止时,王老师的这句话总能给我最大的鼓励。)
第二,不间断地持续写作。名师梁恕俭曾给教师这样的忠告:“开机先打开文档,而不是网上冲浪。”“不会跑就慢慢走,有字总比空白强。”“好多灵感是冥思苦想的馈赠。”“实在写不出来就记流水帐,或者写一写当时沮丧的心情。”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儿可能就是坚持了。我们要清楚,写作不是为了写一两篇文章,而是养成写作的习惯。有写作冲动固然好,没有写作冲动可以激发自己写作的冲动。比如,可以借助写作打卡、平台日更等外力,强迫自己坚持下去。只有持续不断地写下去,才能养成写作的习惯。只有养成写作的习惯,才能走到写作的深处。只有走到写作的深处,才能收获写作的快乐。能从写作中体验到快乐,真正的写作就开始了,成长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三,要多阅读多请教。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读的多了,自然就会写作了。克拉生教授在《阅读的力量》一书中写道:“想要写报纸的新闻报道,必须先读报纸,只读教科书上的介绍是不够的。要想写杂志的文章,就得读杂志,而不是上一门杂志写作课。至于想要写诗,就去读诗吧!”同理,想要写好教育叙事,可以多阅读教师写作领域大咖们的教育叙事类文章,通过阅读向写作高手们请教,无疑能迅速提高我们的写作技能。前日,工作室主持人刘青老师的公众号推文《故事,让美好发生》,就是故事教育的生动案例,给老师们提供了故事写作的思路和范例。
教育生活是繁忙的、冗杂的,我们要拨开芜杂的生活,独辟蹊径,挖掘出具有有生命力的故事细节,用文字把它定格、反思、提炼,让它成为明亮的经验和敞亮的情怀。
故事植入,让教育更有温度
在常规德育中,让故事代替说教,以生动贴切的小故事为切入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无形中把美德和力量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故事植入,让教育更有温度。
想起了我的班级故事。
周一早上,c同学的妈妈匆匆打来电话,问:“孩子到学校了没有啊?昨天晚上,她和妹妹吵架,我气得批评了她一顿,她和我吵了一架,赌气出去了,家里人找了她半夜。老师,你说说她吧,她听你的......”我很是吃惊,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c可是温柔娴静的代名词,说话温声细语,学习成绩优异。怎会如此?
从她妈妈口中,我了解到了她的一些情况。他们姐弟四个, 她在家中排行老大,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她小时候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所以,一直和爸爸妈妈心存隔阂。她认为父母偏心,只照顾弟弟妹妹,把她扔给爷爷奶奶,对父母心有怨怼。所以,平时对于母亲的管教,她很是不服气,经常与母亲发生冲突。动不动就离家出走,母亲气又急。
对于学生家长的求助,我没有理由拒绝。我想找她谈谈,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契机。突兀地把她叫出来说教,会刺激孩子敏感的神经,她会很反感,结果会适得其反。
下午第四节是班会课,我决定上一节感恩主题的班会。班会上我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男孩,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七岁时父亲得了一场大病,卧病在床,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可祸不单行,有一天,母亲也悄然离去。从此,这个小男孩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后来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医生。
一次,他作为成功人士接受电视台的访谈,主持人谈到他的成长经历,问:“你有没有埋怨过你的父亲?那个时候,同龄人都在享受父母的呵护,可你因为他,要承担起不属于你的责任。”
他笑了笑,说:“当然不会。相反,我很感激我的父亲,因为父亲每天都和我在一起,至始至终在陪伴着我。”
主持人又问:“你怨恨过你的母亲吗?她曾经在你最需要他的时候抛弃了你。”
他说:“母亲给了我生命,她是我最爱的人,她的离开让她生活得更幸福,我不是应该为她高兴吗?怎么会怨恨她呢?”
故事到这里戛然而至。
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很简单:学会感恩父母——即使父母什么都没有给你,也要感谢他们,因为他们给了你生命……我特意看了c同学一眼,只见她若有所思,轻轻地点了点头。
一个故事胜过一大堆说教。“故事是温暖的,有故事的教育是有温度的。”这样的教育,无声、无痕,但是最有力量。
用故事来经营班级管理,要寻找到好的、有意义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故事。可以由老师讲述故事,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讲述故事。读到王老师创建班级“故事银行”的做法时,我心中一阵窃喜,有了一种被认同的感觉。因为,一直以来,在班级管理中,我也尝试让学生讲自己班级的故事。我班的特色德育活动是“每周一讲”。班会课上,由三到四名学生进行班级演讲,所讲内容必须是积极向上的,以班级故事为主。这样,学生就成了班级故事的发现者,讲述者。当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同学,就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教育。而成为故事主人公的同学,在肯定和赏识中变得更自信、更自律。
当然只要我们用心,还可以发现更多的故事教育的形式。我曾经多次邀请我们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让他们给学弟学妹们讲自己的成才故事。这个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王维审老师用故事“改造”教育的探索,让我看到了故事的强大力量。那就让我们在实践中去种植自己的故事,在种植中奔赴教育的星辰大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