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是朋友还是敌人?
刚刚跨过2018, 迎来如期而至的2019,一年新的开端本来应该愉悦面对,但对于罗振宇来讲,可能算“出师不利了”,谁是罗振宇,他呀,中国传媒大学博士,10年前一直在中央电视台负责主持和策划工作,后续打造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半年内成为全新的互联网知识社群品牌,2016选择投资网红“Papi酱”3000万,短短数日,却又迅速“撤资”,创立线上知识付费平台【得到APP】,告知天下,要专注,要All in,截止到2018年6月,【得到】的用户量突破2000万大关,作为品牌营销的一环,罗振宇在每年都会开展“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演讲内容包括不限于回顾一年的心得和收货,展望未来的趋势。如今已是第三个年头。但是,这两天一篇“罗振宇的骗局”迅速各大自媒体上蹿红,引发大面积转发,文章尖锐的指出现在的人既不想被超越,更不想落后,只能选择高效的吸收和学习,罗振宇正是抓住这点,贩卖焦虑,不是提供知识,从付费知识平台上获取的知识是结果,没有思考的过程,无法构建认知,走进怪圈“学了跟没学一样”,最后还有一个段子形容当下知识焦虑的年青一代:
“如果你每天还在看耶鲁公开课,
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
知乎果壳关注无数,
36氪每日必读,
对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
对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
喜欢罗振宇胜过乔布斯,
逢人便谈互联网思维……
那你应该还在每天挤地铁。”
对于文章的观点,我既不认同,也不反驳。但是我认为【得到APP】这样的知识付费平台还是很有价值的,通过他人的分享能够拓宽视野,至于对于课程的判断和筛选,更多是依靠自己的洞察力。
今天来讨论“焦虑”到底是什么?怎么彻底根治?
二、“焦虑”是谁?
回顾你的学生时代,会不会觉得那时候幸福指数很高,没有人情世故,不担心生活,更没有经济压力,只有单纯的学习和玩乐。那时候,之所有幸福感那么强,是因为“无知”,在学校这个小范围,极少的受外界信息影响,作为学生既无法触及大人们生活的苦恼,跟同学的对比基本只存在于学习的维度上,相对单一,无形之间帮我们挡住了很多干扰,不学习,不玩,又能干什么呢?
长大后,生活中有柴米油盐的干扰,工作中有发展的干扰,玩乐有时间精力的干扰,全民普及移动互联网的今天,中国人平均使用手机的时长超过5小时,密度越来越大的信息透过屏幕传递到我们的大脑中,任何细小的干扰信息都会被放大。
“同样是25岁,他年收入已过30w”
“不想一辈子当基层,只需掌握这三个秘诀”
“工作两年年,我如何从课程顾问变成运营总监”
“不想30岁后悔,现在改变还来得及”
……….
你试图在生存的夹缝中寻求呼吸的空间,却不料任何一口喘息的机会都充斥着关于压力,信息过载的时代,焦虑躲不过,还被加速。前腾讯的产品大神梁宁老师分享过,焦虑属于恐惧,恐惧是边界受到了侵犯,因为个体差异化的原因,面对同样的侵犯对象,有些人受到侵犯,会愤怒,有些人会恐惧,举个例子:
狐狸会通过尿液来画地盘,如果同类越过地盘界限,会因愤怒发起攻击。
如果是一头狮子越过界限,那就会恐惧而逃跑。
那会不会有异常勇敢的狐狸敢跟狮子较劲呢,也有,但是极少,这个狐狸表现出来就是愤怒而不是恐惧。
所以,我们处在的空间,大部分的恐惧都来自对现状的不满,对未来的担忧,它们就是狮子,怕被超越,怕落后,所以你“知识焦虑”了,想成长,期待哪天你成为狮子,和他正面对决。我之前分享过人的大脑第一选择永远是直接过滤思考的信息,所以我们渴望“快吸收,快回报”,体现在于,报很多课,买很多书,寻求短期掌握知识,有时候明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就是控制不住,想以小博大,最终只能空手而归,演变成“听了那么多道理,可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呀,理性永远是把人往回拉,而人做决策都是情绪,感性的一面驱动,就像你明知不可能,偏想试一试一个道理,最终你还是你,变不成“狮子”。
三、怎么消除“恐惧”内化出的焦虑
如何建立自己的智慧系统解决焦虑,我之前分享过一篇【我该不该继续做课程顾问,我来告诉你】,想明白你想要什么,要放弃什么,承担什么责任,一切的方向都会明朗。
今天我想再分享一个自己实践过多年,相对“捷径”提升自己的方法。记住5个法则;
1、 当焦虑的时候,找出自己恐惧什么,是什么束缚了双手,是什么让你戴着枷锁前进?
2、 当看到类似”做好3点,25岁年薪过100w”标题时,羡慕归羡慕,不妨多一些质疑,这个社会有多少比例这样的人,这3点我能做好,其他人也都能做好,那岂不是都可以成功,文章作者这么写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吸引点击?引导变现?多问两句,理性那一面就能把你“拉”回来了
3、 “可专注、可分解、可练习、可反馈”,一个阶段,1个月,2月,3月或者更长,只专注一个项目,设置可达到的目标,再拆解成几个小目标,制定在什么时间内刻意练习并达到小目标,建立一个有效反馈机制来检测学习效果,每个小阶段都确认自己掌握程度和下一个阶段的目标。
4、 设置专门的时间练习,我其实不太赞成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练习,因为普通人的思考能力,思维框架没那么强,短时间的练习很难保证连贯性和思考深度。反而在某一时间段内,把手机调成静音,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集中练习效果更佳。
5、 注重速度和效率,学习也要讲求投入产出比,比如我每天早上9点固定复习100个单词,一般时间是15-20分钟,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我一定会反思我的专注力。另一方面,学习利用工具帮助自己提高效率也很重要,比如我能记住Excel大多数快捷键,在做报表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
遵循项目管理中的PDCA循环,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通过对前4个法则循环复盘,帮助我们不断优化执行,提高效率。
1、P (plan) 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2、D (Do) 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 (Check)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4、A (Act)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度娘
四、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信息传递,大量的内容加速了焦虑,本质是“他人”和“未来”侵犯了边界,让我们陷入了恐惧,通过对恐惧的探索,理性的思考,设定专注的目标并有效执行,反馈,过程中学会用工具和PDCA循环来优化效率等5大法则消除恐惧内化出来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