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放牛娃在茂盛的草地上放牛,牛慢悠悠地走着,不时停下来吃草。放牛娃看见伙伴在树上吹笛子,他的双腿踩到树的疙瘩上用力一蹬,在用手抱住树干,熟练地爬到了树上。放牛娃把拴着牛的绳子绑在树上。伙伴也不吹了,似乎有点难为情,但很快跟他聊上天来。
“夏天……真好。草长得那么好。”伙伴看着茂盛的草地说道。
“我算来晚的,这片草地已经被其它牛吃了一小片喽。”放牛娃看了他一眼,说。
牛甩着它的小尾巴,低下头悠闲地吃草。放牛娃坐在树上,不时看看牛几眼。
绿色的叶子随着风摇荡着,像是在和他们俩招手。放牛娃又说:“待会儿,我们几个哥们,要去抓鱼,你去么?”他期待地看着伙伴,继续说:“到时候捉好多鱼……”
伙伴点点头,说:“当然去!”
(二)
放牛娃换了件衣服,到小溪抓鱼。他的眼睛看着小溪里到处游动的鱼儿。放牛娃告诉几个哥们:“你们在下游静静地等着,我把鱼儿吓到你们那里去,你们把簸箕放在那,鱼儿就游进里面,我们就抓到鱼了!”
下游的小伙伴异口同声:“好!”
河里有一块布,有点阻碍放牛娃的动作,于是他轻轻的把布捡起来,放在一旁。小伙伴们看见鱼儿向他们游来,他们非常高兴。鱼儿没有意识到进到簸箕里面就再也出不来了,它们非常慌张失措,游到了簸箕里。
鱼也够多了,伙伴们把簸箕从水中快速拿起来,举在空中,大声呼喊着:“我捉到鱼啦……我捉到鱼了!”
听到这句话,放牛娃这才起身,坐在一块石头上。伙伴们纷纷过来,给他看成果。放牛娃很高兴,数了数鱼数,说:“我们捉了二十条鱼,这样吧,一人五条。”
伙伴欣然同意,因为抓鱼的主意是放牛娃想的。
放牛娃从旁边拿起簸箕,抓了几条鱼到里面,然后和伙伴们结伴准备回家。
这时候,看见一大群小孩——有女孩也有男孩在玩躲猫猫。躲猫猫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让几个人当猫,剩下的人全部当老鼠,找一个位置藏起来。而“猫”则去找他们。当然,为了保持公正,藏的范围是有规定的。
女孩红葵扎着麻花辫,偷偷地躲在一个房子后面,捂着嘴巴小声地笑。放牛娃远远地就看见了她,竟呆住了,痴痴地望着红葵发呆。
伙伴拍了拍他的肩膀:“走,一起去玩儿!”
放牛娃这才反应过来,兴高采烈地跑过去玩了。
(三)
这一局,红葵当猫,放牛娃当老鼠。
也许是放牛娃没有挖空心思去藏,反正红葵轻而易举地找到了他。放牛娃第一次看见红葵离自己那么近,他呆住了,心里却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放牛娃轻轻的对红葵说:“他们,都藏到了那片草丛里……去,去那儿找。”
红葵纯洁的一笑,蹦蹦跳跳地跑到了那片草丛里,找到了所有人。
几个伙伴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于是都生气地说:“你是我们的一员,怎么能背叛我们!记住,下次可不要这样子。”
几个伙伴中,还有一个小胖子。小胖子不是哥们的一员,但和他们藏到了一起。他越想越生气,一巴掌拍到了放牛娃的脸上。
红色的手印刻在了脸上。
鼻血流出来了。
放牛娃根本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样,他捂着脸,哭着跑回家,嘴里还喊着:“爹爹……爸爸……”
“你咋啦?”一个甜美的犹如天使般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放牛娃抬头一看,原来是红葵。
“我……”放牛娃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好。
红葵莞尔一笑,掏出一块手帕,递给放牛娃。她说:“我什么都知道了,下次,不要这样做。用手帕,擦擦鼻血。”
放牛娃接过手帕,不一会儿,手帕上有泪和血。
他笑了,温暖的春风吹到他的心里。
(四)
天才蒙蒙亮,放牛娃已经爬起床来,去剁猪草。他看着天空,不自觉地唱起了一首歌:
红葵花哟,红葵花哟,
连成一片哟。
连成一片,
红葵花田哟。
多美丽呀,多漂亮啊,
连成一片更漂亮。
像早晨的晚霞……
唱到这里,放牛娃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和这个一样好的比喻,他只好这样唱:
像傍晚的晚霞,
美丽极了。
他轻轻的笑了,自言自语地说:”剁完猪草,我要去上学。”
朝霞来临,天空染成了一片红色,像一片红葵花田。
(五)
上课了。
这是今天的最后一节课,同学们格外浮躁不安。放牛娃的心已经飘到了窗外,他想:家里那几只鸡怎么样呢?那只牛现在在干嘛呢?
实在闲的无聊,放牛娃和同桌玩起游戏来。他们拿了一个木棍,放牛娃拿一头,同桌拿另一头,拔河。
放牛娃使尽全身力气往这边拉,同桌也使劲力气往他那边拉。放牛娃不一会儿就脸上发红。
老师发现了异常,走过来,没收了那个木棍。
旁边传来一阵阵嘲笑。
(六)
红葵花田这一天开得格外美丽。
晚霞也红的美丽。
放牛娃沉浸在这美好的风景中,他高兴地哼起小曲儿来,这个时候,后面想起了一阵忧伤但又甜美的声音:“拜拜……”接着,是一阵沉默。
那声音很小声,显得很飘渺。
放牛娃没有听到,仍然哼着小曲,显得非常高兴。他完全专注在歌曲里,根本没有听见任何声音。
“拜拜……”那声音显得更加飘渺。
之后,再也没有这种声音。
放牛娃懒懒地转过头,忽然想起刚刚好像有人在跟自己说拜拜。他像恍然大悟似的,脸色慌张地跑到了红葵的家中。
一个人也没有。
红葵搬家了。
放牛娃笑了,泪水从眼睛里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