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跟朋友闲聊时我们聊到了各自的工作,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在朋友眼里我的工作还是比较神秘的那一种,而这位朋友也很好奇我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同样的,在聊天时其他朋友也和我提到,他们公司的大多数人对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是比较好奇的。
“我感觉心理咨询是利用一些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想要寻求这方面帮助的人提供援助”,这是在我询问一位朋友对心理咨询怎么看时,他给我的答案。
说实话,在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我还是稍微有点惊诧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这两个词汇通常被戴上神秘的面纱,例如已经被大家玩烂的——“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你知不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的梗。
但其实我这位朋友的回答,已经比较接近心理咨询的专业定义了。这促使我对大众心理知识普及的情况进行了一些认知上的重调,并回去做了一个不太专业的小调查。
似乎现在心理咨询的概念在我身边的人身上看已经比较普及,大家对心理咨询的概念或多或少有了一些了解,最起码很少有人认为“心理咨询师可以知道我内心的想法”,大家好像都知道心理咨询师是以心理学知识为背景的一种职业,而不是算命先生。
不过在我的小调查中也发现,对于“心理咨询为什么有用”这个话题,大家的见解可能是这样的:
“我说出我的问题,然后咨询师指导我该怎么办。”
“咨询师通过专业知识分析潜在问题,给出专业解决方案。”
“咨询师就是帮助自己正确认识自己。”
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部分正确的,只是和实际的情况也能还有一些轻微的差距。
因此,我们今天就和大家说一说,心理咨询到底是怎样起效果的。
心理咨询(counseling)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通俗来讲就是:心理咨询师往往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的助人技巧,在经过专业训练后,通过以谈话为主的方式(一些特殊疗法可能涉及音乐、绘画、舞蹈和玩具等),促进来访者的表达和领悟,以达到缓解或改善来访者主观上的痛苦,并使来访者以更好的方式生活的目的。
在实际的咨询中,咨询师的确有时会像大家所想的那样帮助来访者分析问题,但心理咨询起作用的原因并非单单只是解决了某一部分问题这么简单。或者换句话说,在心理咨询中,我们还可以做更多。
所以,心理咨询师并不只是“给建议”
例如,在接纳与承诺疗法(ACT)的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不单致力于为来访者带来症状的改善,往往咨询师更多地致力于帮助来访者过上幸福的生活,而症状的改善通常被视为“红利”,只是咨询效果的一部分。
再例如,在心理动力学的治疗中,治疗师往往希望提升来访者的心理功能,以此来缓解或改善来访者的痛苦或症状。也就是说,心理咨询不仅会带来症状的改变,还使来访者拥有更成熟的人格特质,帮助来访者塑造更具适应性的应对生活的方式。
除了上述例子的这两种疗法,在心理咨询理论体系中还存在着很多种疗法,例如致力于改变适应不良认知的认知行为疗法(CBT)、关注来访者自身资源与优势的短程焦点疗法(SFBT)以及专注于关系的人际心理治疗(IPT)等,这些疗法都以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方式带给来访者改变。
不过,研究显示,各种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拥有相似的起效因素,无论应用何种疗法,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对来访者的共情与理解,合作设立咨询目标、来访者对治疗的积极期待等都能产生治疗效果,对于这些相似的起效因素我们通常称之为共同因素。
综上,心理咨询不仅仅是缓解主观的痛苦,更多的是,心理咨询能为我们开启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感受和处理情绪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