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时参加一位相熟同事的婚礼,前一刻他们相遇相识相知的画面让人觉得温情满满,后一刻新郎发表感言,“……我要首先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生命,让我健康快乐地成长;我要感谢我的岳父岳母,感谢他们培养了一个最适合我的女人……”后面说得是什么我都没听进去,因为我一直沉浸在“适合”这个词上,尽管前面有一个“最”字。
如果你的恋人对你说,兜兜转转这么多圈,发现你是最适合我的结婚对象,所以,我们结婚吧。作为另一当事人的你会怎么想?听到的是前半句,还是后半句呢?如果是前半句,你是欣慰自己守得云开见月明,还是原来他只是觉得我适合而已呢?
我不知道男孩子们会怎么想,但作为一个心还比较大的女汉子,我觉得如果有人这样对我说这样的话,我也会开心不起来,就算我们是相亲认识,就算我们感情基础并不深厚,就算我也说不上爱那个人。
在恋爱与婚姻关系中,“适合”往往被看作是“相爱”的对立面,更多时候存在于相亲的男女之间,哪怕没有明说,也存在着暗喻。当适婚男女在靠谱介绍人的牵引下会面,一定程度上代表这两个人的硬件(不谈心意相通、志趣相投这种看不到的软件)在大众眼中是大致相符的,“你们刚好匹配”,至于最终两人能不能成功走到最后,还要看两个人的造化,比如是否看对了眼,是否聊得投机;一方是否足够热情,一方是否过度冷淡;或者更简单粗暴地说是不是刚好双方都处于恨嫁(娶)的心态……
那么,有了“适合”这个词,结婚后的他们,就可以相安无事地走到最后吗?
由于生长于农村,完成学业后又归于小城市,从小到大我见识了很多通过相亲方式,选择一个适合的对象结婚的故事,他们当中有村里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有小学、初中、高中同学,也有工作单位的同事,除了一对因为男方外遇不断而离异的外,都过得好好的,哪怕是吵吵闹闹也是嬉笑怒骂兼具,听他们说出了倒有了几分撒狗粮的意味。
尽管全国的离婚率不断攀升,但在我们这个小城市,似乎受这股大流影响并不大,大多数夫妻过着的是平淡却知足的生活,不够富足不够开化,却也没什么外来的诱惑。
所以,看起来倒有些觉得身边很多人仍是通过相亲这种传统的方式去找寻未来的伴侣,农村的模式仍是未变,相看后双方无异议的话,就先将婚事定下来(类似订婚,不一定有正式的仪式,主要是过礼表诚意),再慢慢相处磨合一段,差不多了就婚礼领证一起办了;城市的话(尤其是那些上过大学的年轻人),相对更讲究些,更接近于有媒人牵引下的自由交往,顺其自然,第一次见面有好感或者不反感,就约第二次,然后再有第三次,有些甚至见面近一年,也是不冷不热,似情侣又非情侣,以致被动的那方总是很抓狂,“这到底是要怎样,是愿意呢还是不愿意呢”?说不愿意吧,约她又会出来;说愿意吧,每当想推进关系时,又会遇到重重阻力;准备放弃了吧,她又过来撩拨一下。总之是种种煎熬。
以往在看到情感公众号中这种案例的描述,很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这明白着就是不喜欢你,但又没有更合适的,将你当备胎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直到后来轮到我自己去相亲,也发现了这种情况,那个人看上去没什么不好的,但确实也没看到很喜欢的地方,关键是聊天总冷场,各自都听不懂对方说的话,相当的痛苦,想直接拒绝吧,又怕挨爸爸妈妈的骂,也怕找不到更合适的了。于是会在微信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隔个十天半个月见一次不痛不痒的面,终于在几个月后他不再找我,我也不再想着要找他。于是,前一刻还可能聊得不错的看似没什么不合适的两个人直接成为陌路,说陌路真的不为过,尽管我从未拉黑过任何一个人,但如果路上不小心碰到真可能连会给予陌生人的微笑都没有,也是怕太尴尬吧。
对于那些曾经相过亲的男女们,这种“并不陌生的陌生人”应该不会少吧,我表姐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从20岁不到就开始相亲,相亲是每年春节的必选项,前前后后见过的人估计得能凑成两圆桌,那时间跨度远得我都要不记得她第一个相亲对象的任何信息了,不过中途有两个和我家亲戚有亲戚关系的,小孩都早上幼儿园了,她拒绝他们的主要原因是年纪比自己小(也就小了不到一岁);还有一个也印象比较深刻,学历比她高几截,不过个子不足一米七(真的不是说一米七怎么了,表姐身高一米七二),长得不怎么白,也没结果。
去年我听我妈说起那个男孩子结婚了,还生了个儿子。我过年时没忍住问了表姐一句,“你后悔过以前拒绝那些人吗?”她没有丝毫迟疑,“从未后悔过,以后也不会,因为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他们不是我想要的”。直到现在,表姐还在寻找或者说等待她想要的那个人,但弟弟说,她这样也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总比稀里糊涂的什么都不知道,然后选错了再去后悔强吧。
有些姑娘就是要立志嫁给爱情,不愿意将就,哪怕一生都不会登上婚姻这个岸,但那是她们自己选择的人生,只要她觉得问心无愧。不知道尚未上岸或者已经上岸的你们,可曾自己当初的选择而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