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周末与往日的周末不同,显得有些冷清,仿佛是陶渊明笔下“而无车马暄,”假日的周末,人们都邀朋结伴外出,街道也显得空旷,空气格外清新。
对于我来说,“放假”永远是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美丽名词。自从要照顾父亲生活以来,一到放假前妹妹就会提前告知:他们又要陪老人婆一家,去农家乐过快乐节日了。而老公家姑子,也想我过节与他们一起聚会喝酒。假期本该是由妹妹照顾父亲的生活,而那边的父母都健在,尽尽孝道也是应该的,做姐姐的应该全力以赴地支持。不过,因为“放假”,还是让人心灵为之一振,这时候的天马行空,假想一下自己最想去的城市,最想做的事,仿佛也是快乐无比的事。此时,最想去的城市是山西,据说山西的历史遗迹比陕西多,就是缺少扶持。那里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还有经典的红色文化。曾经在视频中看到过山西的美食和听到过土得掉渣的家乡话,也是对晋文化的一种认识和了解。最想做的事,就去一家茶馆,喝茶看书。在家和在外看书的差别,外面看书效率高。如果能去樱桃节的清泉镇川剧团听听川剧,那更是一件最幸福的事……这些美好的愿望,也只是瞬间的火花,因为中午晚上要给父亲做饭,还是抓紧三个小时看书吧。
今天看的是蒋勋的《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本书共分八讲。一、韩愈和柳宗元;二、元曲和关汉卿;三、《水浒传》:小说和历史;四:游园惊梦;五、唐寅、徐渭与张岱;六、《红楼梦》:青春王国;七、民国文学;八、台湾文学。在《韩愈和柳宗元》一讲中,蒋勋从《祭十二郎文》:言有穷而不可终;《送李愿归盘谷序》:隐士的生命空间;《柳子厚墓志铭》: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送孟东野序》:不平则鸣;《钴鉧潭记》:清淡山水后的激情;《捕蛇者说》民间的声音等,解读了韩柳的散文。
还记得中学时读过的这几篇散文吗?现在就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祭十二郎文》是被前人誉为“千年绝调”的祭祀文名篇。文章用凄婉排侧的笔调表现骨肉亲情,在家庭往事的絮絮回忆中,流露出韩愈对兄嫂和亡侄的怀念痛惜,以及自己的身世感慨,读来深挚感人。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给友人李愿的一篇赠序。韩愈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送李愿回盘谷隐居之时写下这篇文章,借以倾吐他的不平之气,并表达他羡慕友人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
《柳子厚墓志铭》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为已故好友柳宗元所创作的的墓志铭。这篇墓志铭讲述了柳宗元的家世、为人、政绩等,包括了世系、卒葬、子嗣等墓志铭应该有的内容。通过对柳宗元的生平事迹的综合概述,作者高度赞扬了柳宗元的文章学问、政治才能和道德品行,对柳宗元受排挤、长期遭贬、穷困潦倒的经历给予深切的同情,对柳宗元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送孟东野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为孟郊去江南就任溧阳县尉而作的一篇赠序。全文主要针对孟郊“善鸣”而终生困顿的遭遇进行论述,作者表面上说这是由天意决定的,实则是一种委婉其辞的含蓄表达,是指斥当时的社会和统治者不重视人才,而不是在宣扬迷信。文章屡用排比句式,抑扬顿挫,波澜层叠,气势奔放;而立论卓异不凡,寓意深刻,是议论文中的佳作。
《钴鉧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永州八记》的第二篇。文中通过记叙钴鉧潭的由来、描绘水潭四周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摈弃尘世烦扰、摆脱官场险恶,使身心获得放松,并使精神获得解脱的思想感情。
《捕蛇者说》,出自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文本抓住蛇毒与苛政之毒的联系,巧用对比,通过捕蛇者与毒蛇之毒来衬托赋税之毒,突出了社会的黑暗。文章笔锋犀利,文情并茂,堪称散文中的杰作。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颂。
韩柳曾倡导过“古文运动”,虽以复古为旗号,但非常简单复古,而是接复古之名,行革新之实:他们在内容上提倡明道抒愤,在形式上提倡学古创新;虽反对骈文,立主恢复秦汉散行单句的古文传统,但又不是对骈文全盘否定,而是“取其精而汰其粗,化其腐而出其奇”、“文起八代之衰,实集八代之成”。
听了蒋勋的解读,觉得自己当时读这些课文的时候,仿佛连古文都没有读懂,现在还能回忆起老师当时讲课的情景。不过,不是阅读到这本书,或许这一生都不会再阅读韩柳的散文。随着年龄的增加,阅读能力的增强,要理解韩柳这几篇散文,还需要结合韩柳的生平,认真阅读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