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喜欢的事激励自己去做喜欢的事。
这个思考应该是源于我对做让自己痛苦得事和让自己快乐的事的思考得来的。
其实工作挣钱不就是用工作时候的痛苦去换你可以去旅行,去看电影,去吃好吃的的快乐吗?
那这样的机制同样也可以运用到你做题,或者做其他痛苦的事情上面。
比如我喜欢看文章或者写东西,我自己的激励模式就是做一道题看一篇文章,这不就完了。
之前思考游戏为什么会让人上瘾?学习为什么不会。
很多答案里都说是因为正回馈,也就是及时的回馈,比如你嗑瓜子磕一颗,你就有一颗瓜子,而学习,你学半天也没有一个进度条告诉你能考多少分,没有任何信心。
打游戏砍怪物血的减少就是一个进度条,看电影也有进度条。但是学习这件事情没有进度条。
虽然没有进度条,但是我们可以给一个自己一个正反馈。
自己有一个系统的小目标,只要自己可以达到这个小目标就可以了。
你要想清楚你做一件事情究竟是为了啥,想到这里,我觉得真心热爱一件事情,和对这事儿没啥感觉真是不一样。
像我想到任何事情都可以写到我的文章里面,像之前银河补习班里说的那样,清华北大不是目的,而是过程,你得给你自己找到一个箭耙子,没有目标,你拉几百次弓有啥用啊?
最近看电影发现导演要构筑一个场景真的是很难,每个演员,每个细节,每个角度的运用,台词,都体现自己的用心。
那么如果我把这个大的世界,都想象成一部小说。
其实小说也就是现实改编的,如果我喜欢写文章,那么我完全可以去探寻这个小说究竟是怎么写的。
像我读小学高中的时候,我总是会想,学这些有啥用啊。后来我发现,这些东西在考公务员时有用,对工作有用。
如果我是一个导演,如果我是一个作家,我要构筑一个人物角色,比如我想写一个物理学家,或者生物学家,我连物理生物都不懂,我写个什么劲儿。
我的意思是,可以把自己的目标看得宏大,这样你就可以把所有的东西都装进来。
比如我要看电影对吧,我要读文章对吧,那能让我快乐,问题是一个物理电影,一个生物电影,也许你没有这些知识你就完全看不懂啊。
我一直有在想,我学这些东西究竟是为了什么。
后来我觉得,学任何东西,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加深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如果你足够细心,你会发现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逻辑体系,而这些被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学科而已。
认知这个东西。
我觉得是,比如一个人要死了,所有的人都能看见他要死了,但是医生就能救他的命,为什么,因为他脑子里有知识,这些知识和这个人结合起来,他就能救他。
我们要做的,就是加深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我觉得学习和娱乐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体的。
比如你去看博物馆,你都不知道那玩意儿的历史你看啥啊。没导游那些景点其实也没啥好看,好看的是它承载的历史。
看电视剧大家都能看到那个人物。你能看到几个面?
为什么觉得学习那么痛苦?因为你和学习是分开的,没有内化一切都没戏。
有些东西觉得没有用,可能是你还没有理解到那么深。
或者你的逻辑就是错误的。
问题是我加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又有什么用。
当然我也没想出来这个问题,但是我觉得至少可以把自己变成一个有趣的人叭。
人因为有了爱好才有趣啊。
而爱好就是你喜欢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