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不能走的路,就是捷径!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但他说,出名还是晚一点好,他是歌手李健。
李健的成名像他说的那样,来的晚了一点。2010年,王菲在春晚一首《传奇》,让李健小红了一把。一直游离在小众圈的李健自嘲:“春晚是我的晚春”,那年李健36岁。
娱乐圈有些人不火是没机会,但李健不火是“作”的。
2001年,27岁的李健与卢庚戌组成“水木年华”组合,出道不过9个月,他们就靠第一张专辑《一生有你》一炮而红。尝到走红滋味的李健说:“一切都很新鲜,一切都很为难”,让他感到为难的是,走红太快,但作为一个歌手应有的训练,他都没有。
组合还处于红火的第二年,李健迷茫了,选择了退出。2003年到2010年的7年间,在外人眼里,李健是沉寂的,是苦闷的。但对于李健说:“这7年是充满安慰的。”
李健远离娱乐圈,沉淀自己。读纸质书,听CD,《我是歌手》节目组去他家,拍到一整墙书,全是他看过的,有些书甚至看了好多遍。
他甚至刻意减少社交,用的是键盘手机,没有微信,与朋友联系全靠短信。他深知名利对才华的腐蚀性,面对有才华的晚辈毛不易,李健会在微博隔空喊话——保护好才华,锻炼身体,减少工作,远离人群,同时多阅读,李健建议的生活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生活。
李健红得很慢,但红得很久。就像他说的那样——没有捷径,有些才能,只有时间才能证明给你。
古语说,欲速则不达,有时候慢慢来,反而能让我们更快达成目标。这个世界上,有天分的人太多,但耐着住性子的人太少。
你一定看过李安的《卧虎藏龙》、徐克的《七剑》、吴宇森的《赤壁》、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但你可能没听说这个人——杨占家,在电影圈,每个导演都知道,要拍大片,就得找他。
他担纲电影的美术设计,建造电影需要的场景布局,电影里那些平平无奇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一房一树,都是他精心打造的。
杨占家出了名的“慢”。别人都是用电脑绘图,杨占家用手绘,每一根线条,都是他一笔笔描上去的,画一张图需要两天的时间。
李安拍摄《卧虎藏龙》时,想设计一出特别的武打场面——在天上飘着击剑。这场戏超过四分钟,非常重要,为了这一段戏,剧组在摄影棚里搭出了这片房屋。
杨占家画的设计图画得细致之极,屋外的门、窗造型,门头、门墩以至门上的对联,都标明了详尽尺寸的设计与描画。《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离不开杨占家的付出。
杨占家还为1986版电影《红楼梦》独立担纲美术设计,为了完成这部大作,光是研究原著,他就用了两年时间。
虽然慢,可若没有这些逼真的场景,那百年时代的光影就不可能成立。
在这个求快的社会,我们总能看到“21天从入门到精通”、“一个月练成大师”这样的口号,它告诉我们要求快。但要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只有一个方式——慢慢走,一步一个脚印。
社会越是浮躁,专注就越是可贵。
年轻的人,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耐性”。无论做什么事,都渴望了立竿见影,想要马上见到成果。可是啊,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
给时间一点时间吧。愿你的生活,温柔,有趣,不必太激烈,三餐,四季,不必太匆忙。
时间和爱,都不会骗人,总有一天,你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样子,过闪闪发光的人生。
我曾读过一首小诗,它说世上每个人都自己的发展时区,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守住自己的小世界很难,也很重要。小来发起的早起计划就是希望能让你们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记录下每一步“脚印”,每天打卡都能体会到宁静与放松,远离浮躁,远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