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这个话题说新不新,说旧却也不旧。《三国演义》这部书流通了几百年,确实在塑造中国人品格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这绝不是拉虎皮,扯大旗的乱盖。以前的人读它是充满了敬意的,念头比较单纯,看的真正入戏。而现在很多人看《三国演义》却不是这样,他们不是看戏,而是千方百计想把看戏变成演戏。所以,在解读这部书时愈来愈盛行“阴谋论”和“戏谑论”。这显然受到了妖魔化中华历史文化和娱乐至死两种风气的影响。
所以,我现在不对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抱期望。轻浮的时代,大众消费主义滥觞的时期,很难出现令人满意的文艺大作。这个时代多多少少还能拍出感人的生活剧,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能拍好文化大剧、历史正戏的时代似乎是一去不复返了!
“武乡侯骂死王朗”是三国故事里头知名度很高的情节之一。前人读到这里,或者看戏看到这里,都是单纯的惊叹于诸葛亮的神奇,而不会胡思乱想。今人读到这一段,要么会告诉你历史上不存在诸葛亮骂死王朗;要么就很戏谑的告诉人们“王朗的话有道理,诸葛亮则是泼妇骂街”。前面的“纠正”出现的早;后面这类调侃则是近几年出现的,出现以后,借助网络甚嚣尘上,变得非常流行了。能看三国演义电视剧的网站,如果有弹幕的话,都会看到这些自以为聪明的话。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骂死王朗呢?确实没有。不过,两个人的辩论则不是无根之水,而是有野史为材料的。根据一些野史(也是信史)记载,诸葛亮和王朗通过书信方式打过“口舌”官司。当初,在刘备死后,曹魏确实起过劝降诸葛亮的念头,所以,包括王朗在内的一些曹魏笔墨大家就常常给诸葛亮下书,极尽舌刀之力痛下说辞,意图以理屈之。诸葛亮也给予了回击。
《三国演义》就在这些史料的基础上虚构了诸葛亮、王朗在两军阵前公开辩论的故事。
何以现在很多人会说诸葛亮是泼妇骂街呢?一是看书不仔细,二是诸葛亮确实骂的很“暴力”,也可以说很“毒舌”。王朗说的那一堆不管有用没用,不管是不是道理,倒是没有开骂。两个一对比,众人不明就里,自然盲从新奇之调侃,姑枉讹传了。
其实,王朗与诸葛亮各对答了一句话后,早已分出了胜负。诸葛亮的第一句话已经完胜了,所以,在王朗兀自“妄称天数”的情况下,诸葛亮就觉得胜负已分,还废话什么?便只好回顾后汉衰亡简史并痛斥国贼了。
是哪一句呢?——说起来,这不是诸葛亮原创,却扩展了这句名言原来的意义。就是:奉诏讨贼。当初,刘备与曹操也在两军阵前有过几次骂战,不管曹操怎么废话,刘备都是立即寄出来这四个字。曹操每次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就只能闭口无言,冲冲大怒,诉诸武力。
……三军鼓角已罢,司徒王朗乘马而出。上首乃都督曹真,下首乃副都督郭淮;两个先锋压住阵角。探子马出军前,大叫曰:“请对阵主将答话!”……中央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车中,纶巾羽扇,素衣皂绦,飘然而出。孔明举目见魏阵前三个麾盖,旗上大书姓名:中央白髯老者,乃军师、司徒王朗。孔明暗忖曰:“王朗必下说词,吾当随机应之。”遂教推车出阵外,令护军小校传曰:“汉丞相与司徒会话。”
王朗纵马而出。孔明于车上拱手,朗在马上欠身答礼。朗曰:“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
刘备言“奉诏讨贼”只是汉献帝的衣带诏;诸葛亮说“奉诏讨贼”则不仅指衣带诏,还指先帝刘备的遗诏和后主刘禅的北伐檄文。古人讲名正言顺,所以,很看重名分。有名分就有道理,有道理就理直气壮。你才好动员军民,才能调动军民的积极性。在中国,王者之师,仁者之师才真正有战斗力;霸道能横行一时,而不可能称雄一世,所谓成不了大气候。
所以,诸葛亮这四个字早已敌过了一篇《出师表》也胜过了当年数万言的舌战群儒。因此,王朗听了这四个字后根本没有正面回应,他无法回应嘛!只好去扯天数,想挽回一点面子。这样一来,诸葛亮就不要客气了,昭烈皇帝称正朔于益州了,已经重继大汉正统,你还在那里乱吹什么天数是曹魏!
那么,王朗能正面批判诸葛亮继承刘备而来的四字真言吗?是不能的。回到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时期当中的话,王朗是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去批驳的。只能怨王朗老糊涂了,归魏太久,把汉献帝衣带诏的旧事忘记了——刘备是衣带诏事件的发起人之一。王朗一句话就把自己给断送了。
他能说汉朝不好,应该灭亡,应该被新兴势力代替吗?现在很多喜欢曹操的人会这样说,王朗却不敢。因为诸葛亮只要再问他:既然汉朝应该灭亡,那曹操怎么不效仿汤武革命,吊民伐罪,像陈胜、吴广、刘邦、项羽那样推到汉朝呢?你打着安汉兴刘的旗子本是说汉朝不应该灭亡的,怎么出尔反尔了?或者你是想证明曹丕,曹叡不仅是汉朝国贼,而且是曹家逆子?
王朗敢说曹操功劳很大,理应篡朝吗?更加不敢。这样的话要是出来,他基本就不要想回家了。因为他在散布这种理念:曹魏的功臣有理由谋朝篡位。
在“奉诏讨贼”的大旗下,王朗本来应该学习曹操的。而他不愿意学曹操,依旧在那里扯“曹操扫清六合席卷八荒……天命所归”、“曹丕法尧禅舜帝……”这样的胡说八道,语言荒谬的不值一驳,也就不要怪诸葛亮不屑细辩,直言折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