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有关微信群和游戏的两方面内容,真是令我大开眼界。
一、微信群里的角色与规则。
微信以其方便实用,功能强大,其下载量已经远远超过QQ,在微信里建立一个微信群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儿,但你知道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微信群的建立也有很多背后的规则。
人与人相处的时间是短暂而有限的,但是微信群却是人与人之间保持某种存在的关系,它是一种虚拟的、隐性,却有很好的能维持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方式。如何激发群关系,就需要一定的规则来维系。
比如教师常用的班级微信群,群主是班主任老师,成员是各位家长,建群的目的是发布一些与学生有关与教学有关的信息。这时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制定详细的规则,并请各位家长严格遵守:
1、进群后,必须改昵称为“某某爸爸”,“某某妈妈”,方便教师及其他家长辨认及联络。
2、所发布的内容必须与学生有关,与教学有关,其他内容一律不得发布。
3、群内禁止发红包,抢红包。
4、家长找老师,有事尽量用文字表示,不要用语音。
5、本群尽量不要选择“消息免打扰”,以免漏掉重要信息。
6、教师发布的重要信息,不能简单的回复“收到”,这样容易把重要的信息忽略掉,不便于教师了解是否所有的家长都得到了消息。因此,接龙是最好的方式。可以先把教师的重要通知复制粘贴,然后在下面以序号形式报上孩子的名字。
群规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组织和管理本群,也使群内成员了解本群建立的目的其意义。
说完了微信群的规则,我们来说一说微信群里的角色。由于不同的群,不同的规则导致群里的人员充当着不一样的角色,书中分出五个种类:
1、积极参与者:能够参与到群内的活动讨论中,活跃度非常高,群里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快速的响应。
2、话题发起者:常常主动发起新的话题,并且话题与其目标一致。
3、观点分歧者:发布不一样的观点,并且和大多数人的观点有明显的对立。
4、潜水冷漠者:很久一言不发,很难判断它到底是不关注,还是一直沉默,但可以通过有关活动去判别。
5、有效管理者承担明确的管理任务,能够针对成员的行为进行评估,并运用平台工具实施不同的鼓励与惩罚。
在群内,不同的角色扮演着不同的任务,每一个加入者,和创建者都一样,在群里拥有一样的权限,有时创建者也不一定就比加入人显得格外重要。
二、游戏化思想的运用。
按照平均每周13小时称为活跃玩家来计算,美国有活跃玩家1.83亿人,中国有2亿人,欧洲有1亿人,韩国有1700万人,如此庞大的玩家规模,是什么原因让人如此着迷呢:
1、更满意的工作。
精心设计的游戏,让人觉得更有生产力,感觉更加真实,反馈又快又强,感觉自己的行动对虚拟世界周围产生了重大影响,让人产生成就感。
2、更有把握的成功。
在游戏中失败,变得有趣,让人永远保持成功的希望,想继续尝试,因为成功的希望比成功本身更具有刺激性。
3、更强的社会联系。
在游戏中,在虚拟世界中,人们抛开一切身份、地位、财富的束缚,建立起了更强大的社会纽带,更加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起合作,共同经营。
4、更宏大的意义。
在虚拟世界中,人们的目的性变得单纯而又直接——赢得游戏,在共同的目的指导下,玩家们形成联盟,共同“拯救世界”。
《俄罗斯方块》
《密室逃脱》
《QQ农场》
《魔兽世界》
《免费稻米》
《假如世界上没有石油》
这些小游戏你都玩过吗?当玩家一次又一次的进行游戏,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时,竟然不觉得这是艰苦的,反而乐此不疲,就是因为在这种工作中有“探索性”、“创造性”和带来的满足感与快感。但也因此“玩物丧志”的案例屡见不鲜。
教育不是阻止学生的不良发展,而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任何事物都是有其利弊,关键看你怎么样对待和利用,利用得当,利大于弊,利用不得当,弊大于利。
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个小故事:
大约3000年前,阿提斯在小亚细亚的一片地区,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饥荒,起初人们毫无怨言的接受命运,希望饥荒快点过去,丰年快速到来,可是局面并没有得到好转,天气更加恶劣了,吕底亚人发明了一种奇特的补救方法:他们先用一整天来玩游戏,只是为了感觉不到对食物的渴求,接下来的一天,他们吃东西克制游戏,依靠这样的做法,他竟然熬过了18年,其间发明了摇色子比大小,抓子儿等至今还流传的游戏。
游戏竟然拯救了一个民族,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通过精神的愉悦,让人们能够顺利的渡过难关。现在的孩子之所以“玩物丧志”,就是因为不是物资匮乏的年代了,“饱暖思淫欲”,物资丰富导致人们精神的堕落。
青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期,他们并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因此教育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古时,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今天的教育也应该改变传统的“堵”,而应该进行疏导。教师运用智慧、运用技术、运用心中的爱来疏导孩子们心中的“洪水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