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本很互联网标题党的阅读指导书,拆书帮赵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作者说够,那究竟够不够呢?我自己通读过后,给他★★★★评价。虽然名字很三俗,但是内容却扎实不泛泛,一句话总结-思考是阅读进步的阶梯!
知识焦虑下的伪学习
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带给我们更多的机会,同时也滋生出极大的焦虑。
从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到“提高1分,干掉1000人”的高考;
从中年人的危机,到老年人的无所依、无所靠。。。
如何安身立命,似乎只有不断的奋蹄前行,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所有职场人的共识。但是,在理性与感性的交织中,往往催生畸形的产物。
具体表现为:
- 很多知识仅仅是长得像知识而已,实际上只是信息
- 很多人仅仅只是装作很爱学习而已,但总是很忙碌,但却不知道为何而忙碌
- 很多人往往陷入”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不动”的怪圈
对号入座:四种伪学习
症状一:追逐各类“干货”,无论干货的表现形式是20分钟音频、10分钟视频,还是PPT(演示文稿)或者思维导图。
得到、樊登、新世相以及各类音频节目、浓缩精华,应作如是说。
症状二:追捧各类“大神”,想当然地觉得听了牛人的分享,自己也会变牛,而且也没有能力辨别那是真“大神”还是“跳大神”的。
互联网的兴起,使造神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今天是哈佛学霸,明天是阿里铁军,你方唱罢我登场。
症状三:崇拜各种“新知”,最喜欢《失控》《从零到一》《人类简史》《大数据时代》这样高屋建瓴的图书,看到“你从前对职业规划的认识都是错的”这样的标题就赶紧打开,碰上从量子力学开始讲创业,或者从脑科学出发谈沟通的文章,能兴奋得浑身发抖。
太阳下无新鲜事,信息升级并不能代表思维升级。
症状四:沉迷于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努力。对这类人来说,勤奋、坚持,以及读书、听在线课程的数量本身就是意义。有人奔波于各个社群,有人参加各种训练营,有人立志一年读50本书,有人坚持每天打卡背单词。....
这条10000点伤害,自己对号入座,慢慢疗伤。
头痛医头,简单粗暴
大部分人的反应是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
- 没时间,那就早起
- 没精力,那就抱群努力、坚持打卡
- 看不懂,那就找原文、慢慢抠
- 记不住,那就画思维导图,做摘抄记录、康奈尔笔记
- 看不下去,那就用番茄工作法逼自己专注
且不说这些方法的效果如何,这种“头疼医头”的方式,真能达到成人学习的目的吗?
实际上,如果学习者缺乏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即不能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那么即使解决没时间、没精力、看不懂、记不住、看不下去等问题,也没有多大意义。
如何让阅读产生价值
著名教育家克里提克斯(Criticos)曾说:“经验本身有价值吗?并非如此--真正有价值的是在对经验进行反思之后的智力发展。有效的学习来自有效的反思,而非积极的经验。“
同样,阅读本身也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知识都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并且改变行为只发生在将读来或者听来的知识内化和反思之后。
这也正好印证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阳明先生曾言“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意思是说,没有一个人是真的知道了而不去做的,知道了不去做,只是因为还没有真正知道。那如何“知行合一”呢,他的答案是“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此外,在阅读中我们还要注意主体和客体的区别,也就是心学创始人陆九渊所提的“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之分。不做“两脚书柜”,而要借助阅读阐发自己的思想,进而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对于书中读不懂的内容,即便可能是原书的重要部分,但对我不一定重要。对我来说,只要能够内化和应用,得鱼忘筌也没有关系。
成年人的学习方式
信息爆炸VS学习升级
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供接收的信息量空前泛滥, 但能否真正地通过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还在于学习者自己:
第一, 学习者是否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可以纳为己用,可以处理信息,可以解决问题。归根结底,学习者是否能够达到知行合一。
第二,学习者是否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反求诸己,可以触类旁通,可以举一反三。是否可以不断升级,最终成为专家。
“学”比“教”更重要
职场人不同于学生,经过多年的系统教育和社会磨炼,已经逐步具备了自己的逻辑和思维体系。因此,学习效果的瓶颈主要不在“教”,而在“学”上。老师们在“教”上升级再多,如果到了学习者那边总是乘以零,那学习效果还是零。就如同当下,现在的微信、微博,其实已经实现了碎片化、移动化、社区化和游戏化, 但平心而论,大部分人在手机上的学习效果并不怎么样。
关于学习的效能,可以参见下图:
"拆书"是个什么鬼
“拆书”是作者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用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场景。拆书法分为供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供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通过运用“便签学习法”让人读一本致用类图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组织学习依靠“RIA现场学习”,由拆书家将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培训,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其中RIA共分三部分:阅读拆页、讲解引导和拆为己用。
- R (Reading, 阅读拆页),拆书家请学习者阅读原书拆页。
- I (Interpretation, 讲解引导), 拆书家讲解引导,促进学习者理解知识并关联自己。
- A (Appropriation, 拆为已用),拆书家催化促动,促进学习者将书中内容拆为己用。
实际上,本书通篇就讲了两件事,一是读书要思考,要带自己的脑子;二是思考要用他的法子,就是这个”拆书法“。说实话,我很认同他的逻辑,但学不了他的”拆书八股“。于是乎,就依照他的逻辑,来个---得鱼忘筌😆
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信息管理
如果你对大家的知识管理需求进行统计,我相信很容易得到如下的反馈:
- 怎样更好、更高效地寻找和收藏资料。
- 怎样对信息、文档、资料分门别类,找到好用的方法或软件来管理。
- 怎样读更多的书,记住更多的内容,理解作者的体系。
但是,知识管理≠信息管理。
知识管理,尤其是碎片化时代的知识管理,重点不是对承载知识的文档和文章进行管理,而是对加工知识的大脑进行管理。要想聚沙成塔,沙粒与沙粒之间必须能够连接、黏合。若能够对林林总总、扑面而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就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信息或知识的碎片化不是问题,能否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才是关键。
搭建知识体系的三种思路
一是从问题出发。
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去追问反思,去咨询请教,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问题。梳理、总结重复出现的问题,分析其本质,确定其前因后果,在讨论中明确其适用边界,在追问中规划行动目标和具体做法。从问题出发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更容易地对不同信息、能力进行赋值。换句话说,能明确对自己最重要的信息。明确书中哪些信息点最重要与明确哪些信息对我最有价值是完全不同的能力。
二是从点到面。
针对同事的经验之谈、总结的实战技巧、网上看到的短文贴士、翻书得到的名言警句。... 进行分析和整理,写出一些便签和思考,日积月累,自然会有榫卯合缝的对接信息。碎片化学习本不是问题的根源,只是大部分人的碎片无法拼接。而善于学习的人,可以将碎片搭成高楼,拼出全貌。
三是从网到体。
精心挑选特定领域的一本书,认真梳理这本书的框架体系。慢慢地,把根据书本整理出的便签填充到框架的不同位置,把其他书的知识或各种来源的信息也填充到这个框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填充进去。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框架的有些部分仍然空着,那意味着这部分体系与你无关。你还会发现有些知识点放不安稳,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个知识点本身的适用边界还不够清晰,二是你借来的这个框架需要升级了。在升级的过程中,你需要不断调整、统筹,组织这些点的关联、因果、分类、边界。这个过程也是形成个人知识体系的过程。
不难看出,这三种思路对应成人学习能力的3个维度:追问和反思经验的能力、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体系的作用
要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首先是内在的修炼,随之才能产生外显的效用。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者在以下三个方面会有所提升,而且会不断提升。
第一个方面,引导表达升级的思维,尤其是成长思维、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
成长思维:具备成长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世界充满了有助于自己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他们寻求学习机会,寻求和利用反馈,问正确的问题,着眼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他们拥抱成长,并帮助他人成长。
批判思维:具备批判思维的人习惯追根究底,务求认知全面,判断必出于理据,评价必求公正。他们心胸宽广,能坦然面对偏见,思考谨慎,对待争议了然于心,处理复杂事物有条不紊,搜集相关资料勤奋不懈,选取标准务求合理,专注于探索问题。
系统思维:具备系统思维的人,习惯于梳理信息或经验的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他们拥抱复杂世界,超越对事物线性的、一对一的理解模式,构建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动态性、综合性思维模式。
第二个方面,“从零到一”成为专家的能力。
你换了一个新工作,结婚了,生孩子了,开始和公婆一起生活了,被指派到一个全新的岗位。.... 人生就是不断进入新领域的过程,能否快速熟悉并掌握新领域的规律决定了人生质量。而有了搭建自己知识体系的方法论,就能知道从哪里开始,在哪里链接,怎样排序,怎样练习,如何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又如何透过经验发现真正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待人接物的智慧。
跟人打交道多了会发现:越擅长学习的人越虚心,越有智慧的人越包容,职位越高的人越好打交道。
自己搭建出来的知识体系是有弹性、可进化的,会在不断接纳和加工新信息的过程中调试和完善,更会随着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而生长和成熟。有自我知识体系的人更自信、更虚心、更包容。
万法归宗:元认知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且在以不可计量的速度膨胀,20年前你可能很难想象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如今都已成为现实。而我们的生命是有尽头的,如何“以有涯就无涯”,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元认知。知识最底层的东西是相通的,而且是有相对边界的,我们只有在这些底层思维上着力,才能真正的实现认知的升级。
有时间,可以详细对比下面关于“能力”概念解读,是不是很相似?
案例一:《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
书中把不同工作需要的通用能力总结为3类:对信息、对人和对事物。
案例二: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举国推行的教育改革围绕着“与工作相关的核心能力”展开。所有与工作相关的能力都可以归入7类核心能力,分别是:
- 沟通表达的能力
- 信息处理的能力
- 运用科技的能力
- 计划组织的能力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团队合作的能力
- 数学概念的能力
写在最后
在移动阅读时代,各种受欢迎的朋友圈文章,转的都是离开剂量谈毒性的“健康建议”;各种“有趣有料”的学习类自媒体,卖的都是“我早就看清了,你听我说结论就好”的“大力丸”;各种声称“让几亿中国人读书”的新媒体读书会,给的都是“20分钟给你听一本书的精华”。
学习能力差的人热爱干货,因为不用思考,只要“效忠”就可以。
不要再把咸鱼干当宝了,成人学习不是晒干,而是转换。学习者可以清蒸全鱼,也可以只吃鱼头,尝过滋味后化为营养。把对自己有启发、有感触、有用途的知识反刍,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应用,得鱼忘筌,得饱忘鱼,不亦乐乎?
通过近期几本阅读方法书籍的阅读,体会最深的有两点,如果想读好书,一是要会提问-why,不论是对作者观点的反思或认同,亦或适用边界等等;二是要内化- how,通过输出转化形成自己的知识。而本身所谓的“干货“-what,则是水到渠成,最是不需要刻意,吾未见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