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是危,美团未必猛,多元化有利有弊。
随着摩拜单车27亿美金卖身,立志打开网约车业务的美团,又往前走了一步。与之相对的,滴滴除了在南京试点外卖业务,再无动作,好像有些过于沉寂了。然而,这种克制中的紧绷,就像两军对垒前夜的黎明。
罗马-滴滴-帝国 VS. 希腊-美团-联邦
在正式吹响冲锋号前,我们不妨来看看滴滴和美团部队的构成,一个仿若罗马帝国,一个好似希腊联邦。
滴滴集中力量在滴滴出行APP上,用户使用单一端口,整齐划一,12项子业务就像挂着同一支番号的部队。罗马帝国横跨欧亚大陆,鼎盛时期有雄兵百万,无往不利的利器就是重装步兵。在滴滴的部队里,滴滴出行就是那支重装步兵,巧合的是,当你打开滴滴出行,点击右上角的所有产品,12项子业务的排列就像纪律严明的军队阵列,不能不说是一种巧合。
美团从团购做起,治下的核心业务外卖、电影、酒店都在独立的APP上运行,甚至吃下的大众点评网也不更名改姓,而是让他去做一方诸侯,垄断点评类应用,所有这些独立的APP都在美团的旗帜下统一行动。希腊联邦治下的地中海,城邦之间相对独立,但都听实力最强的雅典号召,当面临波斯外敌的入侵时,则化为一股力量。联邦里不但有乘风破浪的雅典海军,也有以一敌百的斯巴达勇士,在美团的版图里,团购就像一位斯巴达勇士,其他APP则像是海军。
有人看到了美团大肆进入滴滴的领域,就觉得滴滴好像要亡了,在笔者看来,对于多元化的不同思考,更像是一场“集中兵力干大事”与“雄狮百万过大江”策略的较量。
滴滴发家于出行,打从出生起就在打大战役,从城市之间的争夺,迅速上升到和国际巨头对整个中国,甚至金砖国家的国际战争。美团诞生在百团大战的时代,军阀割据,强手如林,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样样都得行,不然就得吃暗枪子儿,后来东并西取,直到今天在O2O战场上还是枕戈待旦。这场希腊联邦对罗马帝国的战争精彩就在这里,两方没有孬货,都是好种。
滴滴出行的光荣战绩
从2012年成立至今,滴滴用各种花样碾压了同期出现的竞争对手们:
地推铁军:我们经常忽略滴滴是一家凶猛地推起家的公司,成立之初它在北京的头号竞争对手是手握红杉资本300万美金的摇摇招车。这家公司也不是省油的灯,不惜出让股份给首都机场管理部门换取机场的独家经营权。滴滴一看机场不行,咱上火车站!2012年冬天的连绵大雪里橙色的身影扎满了北京三大火车站的出租车等候区,为了让出租车司机装上滴滴,十米一人分工明确,甚至不惜送手机,终于换得每周订单翻一番的战绩。
资本加持:如果说滴滴和快的的补贴大战,掀起了中国互联网补贴大战的序幕,毫不为过。在兼并掉小的竞争对手之后,国内玩家只剩下了一橙一绿,又赶上阿里巴巴·支付宝和腾讯·微信支付争夺支付端口。拿着腾讯给的钱,滴滴用五块、十块的打车红包把订单瞬间从10万级别变成500万级别,半年就花掉了15亿。最终,在投资人的授意下,滴滴成功把快的纳入麾下。这一故事,后来又在优步身上重现。
产品优化:早期各类打车应有被诟病的一点都是司机不认路,上车的时候打着电话互相找不到彼此,开车的时候经常出现司机走错路,这个痛点在上线了拼车业务之后全面爆发,系统强制乘客在规定时间内走到约定地点,否则开始计费,优步和滴滴的拼车业务都遭遇了相同的投诉。滴滴上线了“虚拟车站”功能,自动统计上车地点附近经常被选择的商店、银行、十字路口等标志性路标,推送给乘客进行选择,成功降低了司机和乘客互相找不到对方的问题。
刚需打弱需:几乎在快车业务出现的同时,顺风车这一业态开始出现,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拼车”APP开始出现,滴滴也顺理成章的上线了自己的顺风车业务。这种拼车服务并非刚性需求,追求价格的人可以做快车,或者公共交通。滴滴凭借积累的用户体量,虽然一出手就做到了十万级的订单,但竞争对手们也也咬的非常紧。2016年春节,滴滴推出了顺风车跨城回家业务,过年的频度极低,一年只有一次,但强度极高,所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成功把客户的刚需跟自己的业务链接起来,再加上大规模的广告投入,成功引导了用户的消费观念,生生把其他拼车服务挤死了。
高频打低频:其上三大应用场景下,滴滴已经变成了出行领域用户打开频次最高的品牌,每天少则一两次,多则五六次。不安分的滴滴又看到了代驾的机会,这块肉过去属于e代驾,大大小小的餐厅里都有一块蓝色的小招牌,提醒着男同志们“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滴滴出行在2015年7月上线,仅20天后就宣布覆盖全国80个城市,过百万司机注册司机,而耕耘多年的e代驾司机数量只有20万左右。
通过以上五种手段,滴滴成功的从出租车市场出发,完成了多点连接,在收购2016年8月与优步中国合并之后成为出行领域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后来再出现的共享巴士和公交市场里,竞争对手可以说是一击即溃。
滴滴在这两年明显放慢了步伐,大张旗鼓上线的租车业务对神州租车并未造成实质上的伤害,股权投资OFO布局共享单车反而落得人尽皆知的尴尬现状,随着美团收购摩拜,阿里巴巴把OFO纳入麾下也只是时间问题了。除了存量业务,在增量市场上,我们也尚未看到滴滴在共享汽车、自动驾驶上的阶段性成果。
美团系的峥嵘之路
美团成长为一家300多亿美金估值的独角兽,往往被人注意的是经历过千团大战的地推铁军,其资本运作能力却总是被放在第二位。
说到地推能力,当年的拉手、窝窝团那个不是个中好手,美团能够杀出重围,很大程度是资本运用的时机。当所有人都在疯狂砸线下广告,补贴商家进场,美团选择的按兵不动,甚至急的有员工跳脚,“别整这些虚的,就说到底投不投广告?!”与此同时,积极的在百度上购买关键词,只要搜索团购第一个弹出来的必定是美团,保证始终在第一集团不掉队。在其他对手弹尽粮绝之后,美团迅速出手收割红利,在2011年7月收到B轮5000万美金融资,抢到了接着玩下去的门票。
在站稳团购第一梯队之后,美团提出了T型战略,既把团购作为一横提供生活服务的端口,在每个细分领域推出单独的产品精耕细作。这一战略最大的成功就是内部孵化出的猫眼电影和美团外卖。猫眼电影脱胎于美团电影,是美团员工徐梧提出的内部孵化项目,是国内电影售票市场的巨头,美团在2016年出让了猫眼电影57.4%的股权给光线传媒。坊间传言,美团外卖来自于美团紧追市场动态的行动,当发现饿了么为代表的外卖送餐业务开始迅速抬头,立即跟进,最终成为了除了团购之外,美团最著名的商标。
美团经历的第三个资本运作时刻无疑是决战O2O头把交椅的“新美大”合并,一家是养着三万地推大军亟需提升利润率的美团,一家是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亟需复制商业模式的大众点评网,两家50:50合并,皆大欢喜。这次合并事件中,原本占据美团更大话语权的阿里失势,帮助王兴一手组建地推铁军的阿里老人干嘉伟失势,腾讯顺势上位,也埋下了现在合并摩拜的伏笔。
2016年开始,O2O硝烟逐渐平息,美团加大了多元化的投入,支付行业的美团钱包,住宿行业的榛果民宿,新零售行业的掌鱼生鲜,旅行行业的美团旅行,持续刷新着自己的边界。但,关于多元化的质疑也不绝于耳,到底美团的核心竞争力在哪?边界在哪里?
帝国的危机,联邦的恐惧
梳理过了两家公司成功的过往,再看看看他们的现在。有人云:滴滴危,美团猛。危是看似业务过于集中,应变不暇,罗马帝国在后期扩张中不堪百万雄兵带来的财政压力,同时在战役中接二连三的遭到敌方使用骑兵从侧翼的打击,重装步兵仍在,但是时代变了。猛是看起来多元化布局凶猛,哪里都要吃,“小阿里”呼之欲出,然而,外强中干看起来也像猛,希腊联邦在后期依然拥有从地中海到小亚细亚半岛的广阔领土,但他们日益沉迷于精神生活,丧失了发展速度,最大的两座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冲冠一怒,最终被看着毫不起眼的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击溃。
在吸收了优步中国之后,滴滴果断放弃了其自有品牌,经历了多轮高频打低频的大战之后,领导层似乎有些过于相信集中导流的效果,什么都往滴滴出行里面装,关于出行领域的新方向,也都倾向于自己来做,甚少见到股权投资,生态链的培养,导致今天仿佛没有牌可以打。
2016年变现猫眼电影,是美团T型战略垮台的开始,从售票向上整合电影制作好比登天,比从电影制作向下延伸的难度大得多,最终卖给光线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结局。其他的多元化业务运气就没那么好了,餐饮平台“松鼠便利店”和“共享充电宝”都在2017年停止服务了,美团钱包、榛果民宿、掌鱼生鲜、美团旅行等等,看起来热闹非凡,哪一个能排进所在行业的前两位?这样的热闹宣传,看起来更像是一场PR大战。
一直有传言,美团2018年必须上市,投资人耗了7年,等不起了,滴滴又何尝不是,加上今年证监会对独角兽上市开启了快车道,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谁也不想错过,成败一线间,谁都不想错过。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抛开各种阴谋论,两家都有自己的长处。
坊间非议滴滴仅靠资本堆积,毫无壁垒,是看不见其在出现上积累的数据量,平台产品所做的优化,上至中央下到地方的政府关系,国际化的资本布局。美团也有自己的优势,在餐饮生活领域积攒下来的口碑,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丰富的组合拳可以打,是有可能做成美团生态链的,王兴要做马云第二的野望呼之欲出。
分析两家成功的多点连接,多元化布局,无一不是消费场景能连上,用户需求能连上,品牌调性能连上的,反之,则有可能就是资本的浪费,人力的浪费,时间的浪费。做生态链布局,要么成为小米,要么成为乐视,外人看热闹,内行泪汪汪。
参考:
《美团七年,以及王兴的边界》,2017,AI财经社
《美团支付上线 欲摆脱支付宝与微信》,2016,网易财经
《这些年,滴滴干掉了多少牛逼对手?》,2016,创业谱
《美团阿里决裂内幕:从暧昧走向全面对抗》,2015,雷建平
《王兴:猫眼电影是怎么从美团里长出来的》,2014,李志刚
我们正在筹备重构价值链的音频课,分析Luckin咖啡、小米、Zara们是如何重构价值链,发现第一桶金的,感兴趣的童鞋欢迎后台留言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