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两篇文,一是周桂伊的《为了孩子上幼儿园陪睡校长?!家长心态已经魔幻到这个程度了吗?》,另一篇是公号“腰线”发布的《京城上东区名媛妈妈群:铂金包和牛娃我全都要!》
看完,感触颇多。
01- 焦虑可以是动力,也可能是毁灭力
这两篇文,描写的都是当下家长的焦虑状态。只不过,前者是没有相应的能力,却想让孩子接受“精英教育”,家长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后者,是描述“京城最积极上进最爱奋斗的高端女性群体”如何在“站在人生的巅峰,你还是能感觉到她那种扑面而来,无法遏制的焦虑”状态下培养自己的孩子。
更简洁一点概括就是:育儿焦虑普遍存在,但有人为了孩子能跨越阶层疯狂到丧心病狂的地步,而有人有能力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虽然也未必算得上理性)。
看完两篇文章,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就培养孩子来说,钱,未必能缓解焦虑。如同《京城上东区名媛妈妈群:铂金包和牛娃我全都要!》一文的作者所言,“社会地位越高,拥有的选择就越多,但更多的选择,也往往是焦虑的源泉,因为‘作为母亲的你要为孩子作出最好的决策。’”
陪睡校长一事,目前真假未知。但我想,即使此事为假,类似的事件在别处也是一定存在的。毕竟,资源有限,而人的底线是无(下)限的。
对未知的事情,我们会感到恐惧。面对期待而不确定能否获取到的事物,我们会感到焦虑。
焦虑是一种情绪,是人都会有。区别在于,面对焦虑,有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出努力(比如顺义妈妈们),而有人则试图“投机取巧”以难看的姿态换取那微弱的可能性(比如陪睡妈妈)。
也许有人会说,从个体意志的角度来看,这两种妈妈都没错啊。从结果导向上来看,他们都在为达成目标而努力着。
持这种观点的人,我只想说,too naive。
照这种观点,那么我想有钱,抢劫银行、杀人放火也是ok的???
别忘了,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普适性价值观对社会稳定、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更何况,作为家长,我们的价值观以及相应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
应对焦虑的正确之道,应该是“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而非“削足适履”。
在能力范围内找方法,而非为了欲望不惜一切代价。
该理念放在孩子教育话题上,我觉得,连岳先生“教育也是一种投资”的观点是最好的注解——“教育是消费的一种,自己承受不起的高消费不应去做。教育也是投资的一种,投入产出比太低的事,不应去做。”
自己没有能力却要追求目之所及的“最好”,结果可能是“伤己误娃”,得不偿失。
02-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两种妈妈,目的都是要培养出牛娃,希望孩子足够优秀以获得更好的人生。
但,优秀和意义、幸福,一定划等号吗?这是一个问题。
伊姐在文中提出的“但问题是,为什么一定要顶级?为什么一定要第一?失去了“顶级”和“冠军”的人生,已经到了如此不值得一过的地步了吗?”其实也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
每当自己面对各种牛娃以及社会竞争之激烈的信息开始焦虑时,就会通过这个问题来提醒自己:我希望孩子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跨越阶层,是所有人都会有的梦想。自己没能实现的,希望借助下一代来完成,就繁衍和家族传承的角度来讲,其实也无可厚非。
但这里面有个重要的前提:家长自己,是否具备帮助孩子承担完成这一使命的能力。如果欲望大大地超过能力,就会做出很多荒诞又得不偿失的决定。伊姐在文中提到的纪录片《含泪活着》和电影《大象席地而坐》中的家庭教育理念,是我很难理解的。如果说,后代的成才是以家长牺牲自己的全部人生,以及牺牲家庭正常的生活方式为代价,就算孩子最后真的成功了,恐怕这也算是一笔亏本的投资——“说到底,这到底是父母潜意识的等价交换,还是以孩子意愿和幸福为前提的呵护呢?” 更何况,“教育投资永远不能预测结果,太多时候都是钱砸进去了,‘看不出什么特别大的成果’。”
父母以牺牲自己来成全孩子,其实只是借孩子之名来实现自己的欲望。这时,孩子不再是个体,而是工具。
因为,“这种紧张焦虑和过度牺牲感,本身就会毁了孩子。”
换个角度讲,怀着这种态度的父母,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工具呢?
当人开始自我物化,又何来幸福之言?即使有,也是虚无缥缈的。因为,借助于外在的评价体系而获得的成就感并不真实,也绝不可能持久。
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伊姐的观点深得我心:
请给孩子你实际能力里相对好的,相对好的就可以;而不是你想象空间里最最好的,最最好的太累了。
何况后者其实是无法被量化和定义的。
教育其实体现了一个人对人生的全部理解,在这个理解里,我觉得大家都得有一点认命精神。
认命自己的孩子可能就是不够优秀,认命他可能就是个普通人,认命他有自己的命我们无法左右——
最重要,认命无法成为“顶级阶层”,是自己的真实人生。
普通人就没有人生意义了吗?人生的意义难道只有竞争吗?邓超导演的新作《银河补习班》7月26日上线,里面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
从没有“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天”,你人生的意义,分布在人生的每一天。
人生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世俗意义上的优秀或者成功。
相对于优秀和成功,人生幸福的前提更应该是“是否有感受生命、感受快乐、感受爱的能力”。
拥有这种能力的孩子,会有足够的内在能量力量,去主动追逐并享受追逐的过程。而这,才是奠定人生之重量的基础。
……
我要说寒门也可以出贵子吗?不,我要说,每个孩子带着使命来到这世界,松弛才可以看到他身上的光。真正优秀的人,真的会自发努力,找到生命的光,前提是,父母不要用自己的狭隘,把这个光熄灭了。
在生命的无常里,松弛、乐观,做能力范围内的努力,以及有敬畏感和底线,是普通人对抗残酷世界唯一的武器。
如果这些不能帮到你,其实所有的形式主义、外在标签都会成为空壳,最终也都无法帮到你的——这句话,真的不仅仅适用于教育啊。”
愿我们都能对自己,对孩子,都多一些接纳。
在“松弛、乐观,做能力范围内的努力,怀着敬畏感并坚守底线”的状态中,尽情享受生命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