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3日,这是第五篇。
本文副标题应该是:对《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思考与实践。这是一本系统阐述阅读方法的书,边阅读,边思考,边实践。
书中提到阅读的速度,以及理解的问题。一直以来我都自满于自己的阅读速度,但其实阅读速度还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在快速阅读的时候,我采用的方式是检视阅读。既,在有限的时间当中,充分了解一本书。在阅读中文书籍的时候,我一直实践的非常好。但是当我想快速阅读英文书籍的时候,碰到了难题:太快了的话看不懂。而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我竟一直没有留意过,要如何提高自己对英文的理解力。只是想着,那就慢一点,一字一句的阅读,也还是能够读懂的。正如我身边依然有不少人,他们对中文书籍也无法使用较高的阅读速度一样。当然他们的问题并不出在理解力上,他们只是在阅读方面既没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又没有在后天刻意训练过自己的阅读速度。
那么,如何快速提高自己对英文的理解力?和本文的读者,你们一样,我曾经接触过不少方法,但是知道这些方法和领会它们是两码事,再具体到实践,其中还是有一段路要走的。
这里先提一个我本人在日语学习方面的例子。大概在2005年的时候我对日语产生了兴趣并自学了50音,之后就一直没有继续下去。虽然有时候也看些动漫,美其名曰顺便学习日语,但是字幕党心里都明白的,我们只是在盯字幕。直到2011年底,我有了一个机会去日本,为期一年。那时候的我连50音都忘光了,幸好大部分日本人都懂些英文。到日本之后,我参加了一个为期半年的语言学习课程,每周两次课,一次2小时,从50音学起,学习目标是达到N3水平。
由于平常需要工作以及处理各项事务,所以在授课时间以外,我并没有在语言学习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只是有一点,从学会打招呼开始,我便开始跟身边的每个同事说日文,和他们交流工作上的问题,尝试用日文写周报,写PPT。不是我想提升语言能力,而是因为,他们的英文发音实在是太烂了,还是日文发音听起来比较优美。
2012年底我回国了。这时候再看日剧,我突然发现,有些简单的句子我耳朵的反应能力要比眼睛快。也就是说,可能我的眼睛瞄到日文字幕的时候还没反应过来它的意思,但是耳朵听到剧中人物念出这句对白的时候,就已经完全理解了它的含义。
回国后因为平常工作压根用不到日文,就更不会去再多花时间学习日文了,只是在2013年上半年的时候对几部日剧比较感兴趣,于是连追了三部日剧,然后在2013年7月裸考过了N2。
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想要说明我本人有多么厉害,而是想说,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对于语言的学习,我有了新的体会:要多听多说,语言不仅仅是语言本身,它有着在实际场景下的意义。因此,要在实际的场合中把语言当做工具来使用。而这体会,也是在2014年底我准备提升英文水平时,先是尝试背了一阵子的单词,又看了一阵子英语新闻之后,回忆日文学习的过程,才总结出来的。
总结出这一点之后,我立刻调整了方案。背单词也好看新闻也好,都是在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并没有在一个实际的场景中应用语言。结合上面提到的我日文学习的例子,这种应用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
解决方案就是:创造一个把英文当做工具使用的场景。我采取的具体行动是,在coursera(一个知名公开课站点)上学习一门采用英文授课的课程,并且特意选择了感兴趣但是不熟悉的领域:《如何学习:学习困难科目的实用思考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有英文字幕,但是整个课程的学习中我都没有使用到它。因为同时看字幕绝对会干扰到听力的训练,而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语言也是不会有字幕存在的。
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这门课,先是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对这门课有个大概的认识。之后,对于每周提供的视频教程,重看2遍甚至3遍去抓住它所表述的内容,但不强求每个句子每个段落都听懂。并完成作业,重复巩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一个月之后,收获的不仅仅是对这门课程的理解,随之而来的还有英文能力的提升。
然后再翻开一本自己行业领域内的英文书,惊喜的发现自己阅读起来没有以前那么吃力了。这事儿挺有意思,学习的课程属于A领域,翻的书属于B领域。而英文能力的提升却未局限在一个领域内。
于是我又选择了一门为期三个月的课程:《金融导论》,同样是不熟悉的领域。期待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在增加自己金融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英文的理解力,将英文阅读速度逐步向中文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