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网上一条新闻,一个女孩为减肥险送命,。这个女孩为了什么?如此不要命的去减肥?
女孩叫小倩,是艺术院校的学生,被老师说了句“你最近胖了”,便很郁闷,开始减肥。每餐恨不得用米粒数来计算卡路里,吃进去的热量还要用跳绳这样的运动消耗掉。就这样坚持了三年。
乍一听这桥断似曾相识。比如大明星舒淇在一次做节目时也有过,一顿饭只吃一口,饭后还要做运动。
可你知道这个女孩后来怎样了? 她得了厌食症,167cm瘦到只有50斤。住进医院抢救,九死一生,被医生断言可能成为植物人,再也醒不过来。
新闻有中一张女孩住院前的照片。
许多网友留言“隔着马赛克都把我吓住了”
拼着命追求的瘦与美,结果差点送了自己的命,还把别人吓住了。
⒈
三年前的觉得自己“胖”的小倩是怎样的呢?身高167,体重110斤。
按通用的身高体重公式计算。男:体重(公斤)=身高数(厘米)-105。女:体重(公斤)=身高数(cm)-107。
另一个公式是,男:体重=(身高-100)×0.9
女:体重=(身高-100)×0.85。
'上下浮动5公斤都属正常体重。
按这两个标准,减肥前的小倩167cm,55公斤,恰好在标准再下浮5公斤。也就是说再瘦一斤都不健康了。
很奇怪,是什么原因让原本体重偏瘦的小倩觉得自己胖,从而三年减了60斤?
我想原因不外乎二点。一是女孩极度缺乏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以为越“瘦”越“美”;二是周围人对“瘦”的推崇。不难看出,文中女孩的母亲对学艺术的她体重极为在意,嘱咐她一定不能变胖。所以老师无心的一句话让原本正常的女孩进入了“致命”的减肥模式。
不知道三年的减肥期间,看着一个原本健康的孩子渐渐瘦到不成人形,同学、朋友,老师,特别是家长有没有劝阻甚至是严厉阻止,我想如果她身边的人都有对健康的正确理念,及时阻止她减肥的话,事情可能也没有那么糟。
古诗曾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而现在,全社会仿佛都成了“楚王”,瘦不仅是美的标准,甚至成了考察一个人“品质”的标准,不是有句话:“你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还能控制自己的人生吗?”
于是在这种理论下,“减肥”成了人们,特别女人的永恒的话题。
与此相关的是各种减肥产业的兴旺。走到街上到处是铺天盖地的减肥广告,减脂茶,减肥药,代餐粉……;到无处不在的减肥机构,健身房、中医门诊、到美容院、专门的减肥中心……。打开手机,各种软文、朋友圈微商,简直无孔不入,真是不减肥不成活。
⒉
可是,为什么要减肥?减肥标准是什么?却被很多人弄偏了。
忘了我们真正要关心的其实只应该是一个核心,那就是健康。
肥胖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疾病,所以首先我们要让自己的体重控制在一个相对正常的范围,过胖或过瘦都是不健康的。
其次,这个控制体重的方法也一定要是健康的。那些拿自己们身体“以身试法”,“以身试药”,不惜耗费大把银子,接受千奇百怪减肥方法,吃下莫名其妙各种减肥药的人,只能说实在勇气可嘉。她们没想一想,一旦健康受到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后果也只有自己买单。
象上文提到的那个女孩,几经抢救虽然活了过来,可却失忆了,大脑,血管硬化的象六十岁老人,全身各器官都衰弱。
还有吃减肥药引起肾衰,胃出血的更是不胜枚举。
我的一位好朋友在医院体检,无意中发现“肝肾功能”这项检查中一些指标升高好多。排除了脏器本身的病变,医生问有没有服用什么药物,她想起,不久前刚吃了一次一种据说很有效的减肥药。她说幸好体验发现,及时停药了。
⒊
相信没有人想失去健康,可在瘦即美的观念左右下,许多人为了别人眼中的自己,失去了其码的思考能力,“奋不顾身”去减肥。
好象只要瘦下来,一切都会不一样。爱情事业也会跟着开了挂。
别说不正确的方式达到的减肥效果很容易反弹,难以长久保持;这种不健康的瘦也并不能和美挂上钩。试想一个面容憔悴,精神不振的人有什么美可言?何况一个人的内涵和魅力也绝不是瘦下来就能拥有的。
反而是一个优秀的人,,首先就要是健康的充满活力的。
那么我们该怎样正确面对“减肥”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该以通用的健康标准判定自己到底是不是肥胖,而不是以明星,模特的标准来折腾自己的身体。作为大多数普通人,你把自己瘦成一道闪电,依然还是普通人,成不了明星模特,更带不来财富成功。反而失去健康则失去了一切的根本。
其次,以健康的方式保持体重。怎样是健康的方式?那就是坚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并使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样才不会进入减肥反弹再减肥的怪圈。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在“健康”上,而不是“减肥”上。
瑜伽箴言说
“爱你的身体,感谢它给你的一切。”
“身体是灵魂的圣殿。”
而爱自己的身体,首先要接纳它,接纳它的不完美,然后善待它。以合理的营养,适当的运动让身体保持相对健康。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自然不会真的肥胖,也就没有减肥、反弹的折腾,没有健康损害的风险。
好在,后来女孩小倩醒过来。只是失去了记忆,忘了自己减肥的经历。也许潜意识里,她也想忘记这段痛苦的记忆。她希望自己能长到120斤。
闯过生死关,女孩终于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了。
愿我们都能不被各种各样的汹涌的“减肥”论调左右,保持自己的清醒,关爱自己的身体,永愿把健康的重要性放在“减肥、瘦身”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