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卡与互联网网贷风险防控的差异

银行信用卡与互联网网贷企业本质上都是金融,都强调风险防控。不同的是,两者的力度和风险防控的手段是有差异的。

银行信用卡(简称信用卡,下同)将风险防控作为底线,在此基础上拼获客渠道、市场营销和经营客户。

互联网网贷企业(简称网贷企业,下同)主动经营风险,强调“只要坏账损失远远低于你的利息收入,那这门生意就成立”。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差异,具体的不同见以下几点:


一、有无共享信息

信用卡审批查询人民银行征信,显示的共享信息包含申请人在各家信贷机构的总体授信,例如信用卡、车贷、房贷、经营贷等总授信额度。

网贷企业则缺乏第三方数据平台,应对骗贷最好的方式,是第三方行业信息共享。平台把各自的借贷信息汇集到一个第三方数据平台,从而有效规避多头借贷、骗贷的行为。例如,骗贷组织已经在两家平台申请了贷款,那么第三家平台可以通过第三方系统查询到这一信息,从而要求骗贷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提高骗贷成本。

在共享信息这方面,银行做的比网贷企业好,但同时人行征信系统无法查询申请人是否有在网络平台申请贷款。


二、逾期是否纳入征信系统

人行征信会显示申请人用卡情况,是否有大额消费,以及是否有逾期。逾期比较严重的客户,银行将对客户的申请做拒绝处理。

网贷企业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对于骗贷者而言,网络借贷逾期暂不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导致违约成本低,让他们上演一场场“骗贷的狂欢”。


三、审查手段

信用卡和网贷企业都会采取电话核实的方式审查。

不同的是,银行还有面审甚至去工作单位实地调研。

网贷企业只需要在网上填写资料,就可放款。


四、内控手段

除了欺诈单兵作战,诸多骗贷者是内外勾结。

信用卡部做为银行部门,有完善的风控流程,要求无纸化办公、甚至要求职员上交手机,避免客户资料的泄露。另外,也设置了更加严谨的审批流程,审贷分离、分级审批,避免操作风险。

网贷企业则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外勾结,不仅仅能提供风控的大概规则,更熟悉内控规则。

一些恶性的骗贷案件中,客户经理会和借款者一起分账。

捷越联合曾遭遇过类似事件。

去年一个借款者逾期,催收人员电话催收,对方回答:“我借了5万,你们工作人员拿了5000,凭什么都要我还?”


综上所述,银行信用卡在风险防控方面做得比网贷企业好。但网贷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利率高企,年化利率普遍在100%以上,甚至可高达年化255%。随着中国征信系统的逐步完善,以及金融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骗贷者们的“武器”势必会越来越少,欺诈会得到更加有效的遏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6月8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一大早我就打电话给妈妈,祝她生日快乐,奶奶这两天去福州小叔那里了,妈...
    A叶瑞妹阅读 1,339评论 0 0
  • 冷静的电影,故事讲述的平缓,毫无波澜,就像一个雄壮的男子在得知妻子出轨后,自残式地砸了车,坐在沙发上戳着带血的...
    遍地惶惶阅读 4,241评论 0 0
  • 旅游是一种情怀,做旅游更是一种情怀。如何让全国人民知道你,关键是必须给出一个很好的“理由”,而且要让大家相信,并快...
    中派文旅阅读 3,76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