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了!终于双休了,盼了挺久的,周末总算失而复得了。此处只是单纯欢呼一下,没有欣喜和若狂。
看着天花板发呆,脑子放空了好几个小时不等,就这样躺着,四周静如针落有声。
从初中开始,周末就很少回家,大多是心心念念着留在学校复习和去外面报语数英培训班。
那时很在意分数,也不太恋家。印象最深的是每次提前往学校出发,总被姐姐拦截下来,继而被强迫留在家再享受几天吃好睡好的小日子。而我总是坐立不安,焦虑感满怀……
这种带有些许强迫症状的过度规划未来生活一过就是10年,很多习惯已经自成一派,有时候要改,也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了。
身边朋友把日子过得都很接地气,工作和生活分割得错落有致。忙时可以一本正经,放下工作后又能痛快地“天南地北”玩上一通。
我不行,在他们中间,我时常是以边缘人角色存在着,无趣得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弄得气氛很是尴尬。最后干脆就一个人独自看书去了。
虽然有时候会抱怨一下时间都被排满,每天时间不够用,辛苦劳累,但也只是发发牢骚,并没有很羡慕那种呼朋唤友吃喝玩乐的小日子。
当“双休”这种新物种来到我面前,当我对着天花板毫无边际地发呆着,我反而慌张了起来。如同一个中了福利彩票的人,握着那笔天文钞票,因为不懂得如何去投资和管理而恐慌。
学生时代,跟闺蜜一起时都心照不宣地将周末、节假日,拆分得层次分明,吃喝玩买安排得一样都没落下。那时也的确太年轻,以为岁月真的静好,不知有人在背后忍辱负重。
如今,哪怕是生活依照惯例大大方方重新甩出“双休”放到跟前,也不敢随意拿去“挥霍”了。
还是会精心对其进行拆分,只是这份“精打细算”多了几许对未来的期望。
前几天有人说我很悲情,很多愁善感,活像林黛玉。从小到大,写出稍感满意一点的文章,基本都是从酝酿很久的深沉到写着写着就哭了,边写边哭。那种哭是自然而然不带有半点做作,被自诩为真情流露。而每当这时,我才觉得自己算是在用心去完成。
这种习惯很怪异,但我觉得我若不悲情不多愁善感,就真的写不出半个字来。
……写作对我来说是一种诊疗方式,再怪异也还是我,我就是这样的,全球限量版发行,再无其二。
你现在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雕刻着未来的自己,别太随意,不然刻出来的自己会很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