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是班主任经常上的课程,大多数班会课都是学校布置什么主题就开展什么活动,还有的就是班主任一言堂,灌输式的说教课,这些班会课收效甚微。而《班主任主题班会大寨》让我改变了原来的看法,班会课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这次《班主任主题班会大赛》感触比较深的有两方面,一是叹服选手们的精彩表现,二是被刘老师的精彩点评所震撼。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点,参加本次决赛的老师都是精英,都是有备而来。初三高三的两位班主任老师用班会课给孩子解压,面对紧张的考试老师先给他们做心灵的疏导,让孩子们用轻松的状态应对中考和高考。低年级的两位老师,用节奏鲜明的儿歌,趣味十足的情景剧让孩子改掉坏习惯。小学孩子可塑性强,老师的引导和鼓励很重要。
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分享,还有许多来不及细写。班会课上老师们的精彩表现扩展了我的视野,原来班主任不仅是训学生,还有长期的教育规划,高三的那位班主任她的种子计划从高一就开始了。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班主任要把工作做精做细从小事做起,要如老农一般精耕细作默默守候,等待种子开花结果。
第二部分刘肖主任的精彩点评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刘老师用专业的眼光指出班会课的优点和不足,让我这看热闹的外行也跟着看出来些门道。
1.班会课要切合时代背景
当前的文旅热和网红热都可以作为班会课的内容,像关于AI和校园欺凌的话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循序渐进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2.班会课要贴近学生
班会课是服务于学生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既有引导行也有教育意义。刘老师列举了上届比赛的两个作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她》和《死亡教育》,解答学生困惑,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3.班会课形式丰富多彩
刘老师肯定老师们多种多样的班会形式,现实改编的情景剧,学生之间的辩论会,家长参与的班会课等等。这些形式实现了家校社的协作,达到了三方协同育人的效果。
4.班会课要具有真实性
视频、图片、孩子们的影像资料,要服务于班会课。刘老师还特别提出班会课一定是上过的,一堂真实的课,不是活动集合。
5.班会课育人要有时效性
学生是班会课的主题,育人是班会课的目的,达到育人目的要老师不断的总结反思的结果。
6.班会课需要系统策划
组织班会活动可以锻炼老师的策划能力,老师需要有系统的教育理念。总结和积累经验,让老师的班会课系统起来。教无止境,育人同样无止境。
总之观看这次《班主任主题班会大赛》收获满满,是一场难得视听盛宴,让我的班主任工作更有方向行,一扫心中的困惑,积累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