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丢丢《每天听本书》D28-《超越感觉》-文森特·鲁吉罗2017.7.20
今天听的《超越感觉》是一本介绍批判性思考的教科书,主要告诉我们如何避开思考时容易犯的错误,来修炼批判思维。它的核心内容是:我们总是太注重感觉,而感觉却很不靠谱,思考才是我们最可靠的行动指南。虽然在思考中我们常犯一些错误,但通过修炼,我们可以避免犯错,并找到批判性思考的一些策略。(具体如图,图片来源:得到)
其实,要写这本书,我内心是拒绝的。因为这里强调感觉的不靠谱,要我们严格的按照逻辑来进行批判性思维从而做出决策。
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或者说我觉得他说的太过绝对和武断。
我觉得有些时候感觉是非常靠谱的,至少我是这样,我是个第六感非常准的人。
很多年前,我的老公,那时候还是我的男朋友,在外地工作了一段时间,有天晚上我们两个通话,他说他在跟同学吃饭,我说跟谁啊?他稍顿了一下说:跟Y同学。我当时心里就有个问号,觉得不对劲儿。因为Y同学跟我们都很熟,正常来说我问他跟谁吃饭,他应该直接说跟Y,而不应该笼统的说跟同学,在我的追问下才说跟Y。
我当时没多问,等见到他才追问那天的情况。他犹犹豫豫的跟我说,确实是跟同学吃饭,只不过其中有他的前女友,也是他的高中同学。他怕我多想生气才没敢说,结果还是被我发现了。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很多,都是莫名的有某种感觉,最后被证实。
我之前看过一本书,大概意思是做一些具体决定的时候要理性的分析,但是有些时候一些重大决定难以抉择的时候,不妨试着听听内心的声音,跟着感觉走,有时候那反而是你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东西。
所以,我一开始对这书有点点排斥。
不过我想到了我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大意是有时候我们在接受新事物、或是听取别人意见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听懂了、听明白了,其实根本没有。我们只是把听到的信息用自己已知的信息印证一番,和我们已知的一样就接受,不一样就pass,压根儿就没有往心里去。这样的结果是我们觉得见识了很多、懂得了很多,其实仅仅是自己知道的那点东西在不同方面的印证。
我们要做的是放下自己已知的东西,放下判断,真正的先去弄懂那是什么东西,然后再去判断是对是错,是不是我们需要的。
所以当我发现自己在用自己已知的东西评判这本书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做错了。
所以我放下对他对感觉有偏见的偏见,认真的听了这本书,觉得确实有助于自己理性的思考,可以避免一些在思考上容易犯的错误。
1.凡事以自己为中心。
我有个朋友,她愿意吐槽各种人,谁怎样、怎样了,我说:人家就是那样的人啊!她就会说:我怎么不这样呢?!每每听到她这么说,我都会送她个白眼:大姐,你是真理啊?跟你不一样的就是错误的吗?
我们太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了,自己不知道的就觉得不存在,自己不熟悉的就是假的,跟自己不一样的就是错的。
其实世界这么大,人这么多,怎么可能人人一样呢?一个真正成熟理性的人是可以包容跟自己不一样的想法和人的。
2.攻击批评者
别人给自己提了意见,我们会觉得受了冒犯,下意识不会去想他说的对还是不对,而是反过来去挑对方的刺儿:你是谁啊?你凭啥说我?你做的就好吗?你自己还不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这个时候其实是我们的原始爬虫脑中防御机制被激活了,开始了本能的防御反击,其实只要启动我们理性的上脑,我们就可以明白:对方本身的好与不好,跟对方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我们要做的是认真思考对方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3.无根据的假定
这个就比较好玩了,人们往往容易做出那些自己愿意相信的假设。比如很多吸烟的人说吸烟不一定有害健康,你看那谁谁谁,抽了一辈子的烟,还是活得好好的?
这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以个例代表全体了。那么为什么要这么想呢?因为这个个例是对自己有益的,让自己不那么焦虑、也不用费劲巴拉的去戒烟。
为了避开这些思考的陷阱,书中给出了一些正确的思考路径:
认识自己、敏锐的观察、选择一个切入点进行探究,然后形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