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天晚饭后,我和老公带着二宝去逛超市。临走,在超市买了半个西瓜。
心想,夏天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两个宝很久没吃西瓜了,正好让她们解解馋。
从超市出来,我们一起去接大宝。在车上,二宝一直闹着要吃西瓜。因为没有刀子切,也没有勺子挖,我劝二宝回家之后再吃,不过她一直用哭闹的方式试图达到她的目的。
我抚摸着二宝的头,轻声的告诉她:"西瓜很好吃,你很久没吃了,妈妈知道你很想吃西瓜,是不是,但是现在没有刀子,也没有勺子,你即使很想吃,我们也没有办法给你切开。你这样哭闹,并不能吃到西瓜,反而自己很难受,对不对?"
二宝好像听懂了,点点头,马上由哭闹转为微笑,并说,"妈妈,那你回家给我切开我再吃!"
我说:"好呀!等会儿接了姐姐,咱们回家跟姐姐一起吃,好不好?"
二宝立刻说:"妈妈,我想自己都吃完,不想给姐姐吃。"边说,还边露出腼腆的微笑,她好像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不太对。但是小孩子爱吃的天性,又迫使她想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西瓜。
我又说到:"姐姐平时经常给你买好吃的,还买衣服、买鞋,你就和姐姐分着吃西瓜吧。你要学会分享呀!"
经不住美味西瓜的诱惑,任我怎么劝说,二宝还是没答应将西瓜分给姐姐。
(二)
九点多,接完大宝回到家后。我拿出案板和刀,先给二宝切了几条西瓜,她抱着又甜又沙的西瓜,对着垃圾篓,津津有味的吃着。
边吃边嘱咐我:"妈妈,剩下的那些西瓜也是我的,你千万别给姐姐。"
我嘴里答应着:"妈妈把剩的西瓜放到冰箱里去,你今天就吃这些吧,剩下的明天再吃!"二宝点头答应了。
我趁二宝不注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剩下的少半块西瓜送到了大宝房间。
敏感的二宝好像觉察出来了,她手里拿着正吃着的半条西瓜,颠颠的跑到姐姐屋,来查看有没有西瓜,而自己满手满嘴的西瓜汁滴答了一路。
我给大宝使了个眼色,跟我心有灵犀的大宝迅速把那半个西瓜藏了起来。
二宝来到大宝房间后,没发现任何端倪,就又回客厅吃自己的西瓜了。
不一会儿,二宝将我给她切的西瓜都吃完了。自己在那儿总结发言:"今天好像就我自己吃西瓜了!"
老公接话说:"那当然了,你没有分给姐姐吃,爸爸妈妈又不舍得吃,今天就你自己吃了!"
二宝满足的点了点头。
(三)
回想二宝昨天晚上,围绕西瓜产生的一系列行为,我觉得非常符合一个三岁半孩子的认知。从一开始在路上特别想吃西瓜的哭闹,到回家后为了自己多吃点西瓜,严防死守不分给姐姐。
小孩就是小孩,他不可能像大人一样懂得分享、懂得谦让、懂得孝顺。而我们却一直把小孩当成一个大人来教导,希望他懂得分享、希望他懂得谦让、希望他懂得孝顺。
其实,在这个时候,大甜西瓜、好吃,已经占据了二宝的大脑,支配着她的意识和行为,只要能快速吃上美味的西瓜,其他的都不是事儿。
想一想,我们小时候,物质急剧匮乏,可能为了一个好吃的东西,先让给这个人、又让给那个人,很崇高,很伟大,也很懂事,但是委曲求全到最后自己什么也没吃到,那种心里的匮乏感,好像现在还能深深的体会到。
因此,看见了孩子的内心,也就理解了他的行为。因此我在处理二宝吃西瓜这件事情上,没怎么费力,很轻松,基本上顺着她的意愿,她吃的也很开心,很满足。相信这种满足感会伴随着她,等她稍微再大几岁之后,会主动将好吃的分给姐姐的。
要是原来,我对二宝在车上的哭闹,我会摆事实、讲道理、再狠狠的批评,其实越批评,二宝会哭得越厉害,素手无策、烦躁不安的我只能强制她停下哭。其实,越强制她停下哭,她越会哭个不停,只能愈演愈烈,两败俱伤而收场。而对二宝不分给姐姐西瓜的行为,我也会批评她,说她不懂事,并强制她分给姐姐。
这样看来,原来,我基本上是用对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弄的二宝不开心,我也不好受。现在,我再也不会那样做了。
(四)
再说说这件事儿当中,大宝的感受。九点钟左右,一家人去接她放学。回来路上,我问她晚上吃的什么,她说因为当时问数学老师题了,晚饭没来得及吃,就吃了一包馒头片。
我说:"正好,妈妈刚才在超市买了西瓜,回家再给你做点热乎的饭,配上西瓜,吃完再睡觉。"回到家之后,当我偷偷的把半块西瓜送给大宝的时候,她别提多高兴了。
"西瓜足饭饱之后",大宝心满意足的睡觉啦!
其实,大宝回来上学后的这两个月,最辛苦的莫过于我了,早晨五点左右要起床来给她做饭,晚上九点多接她回来之后,一直到她十点多睡着之前一直陪着她,给她切个水果,做点好吃的,边吃边陪她聊聊学校的事儿,讨论讨论我们各自的发型、衣服等等。
这种无声的付出与陪伴也许就是爱吧。有时候,觉得自己辛苦的都快撑不住了。但是,又觉得我在给孩子们爱的同时,自己也同样被爱滋养着。这份爱支撑着自己每天心甘情愿的为孩子们付出!
我想好了,不管是对大宝还是二宝,只要在我手底下,我都要把这份爱给的足足的。将来两个宝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爸爸妈妈给的这份爱。这是她们奔向远方的勇气、底气和力量,她们会因此富足一生,并将这份爱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