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与现货——你所不了解的套路
期货市场起源于现货商品市场,现货市场的那些“套路”,特别是定价、成交、贸易模式,衍生出很多关于期货策略,对理解期货市场乃至整个大宗商品市场有所帮助。
以上海及周边的钢材市场现货商的一些定价贸易模式为例,一个做现货钢材贸易的公司,每天是如何定价的呢?其实就像菜市场卖菜的阿姨,先看看手上有什么菜多少菜(什么货多少货)然后看看别的买菜的出多少价来决定自己出什么价,同时根据销售情况观察供需,市场预期,决定下一步的怎么卖货,钢材现货商也是这样的。
小户在自身没有对行情有特殊判断的时候一般跟随大户的报价,每天搜集大户的报价后再报价。散户一般做短线,没有形成系统。大户的报价比较复杂,因为大户每天的报价会对整个市场产生影响别的公司眼睛都盯着,也像期货上短时间的大单会对市场价格产生冲击,有时利用这种对市场的影响又有可以利用的地方,大户需要考虑的因数更多。
一般大现货贸易商有专门的负责收集市场信息的人员,工作日收集每家报价、每家成交情况。周末还需要跑仓库了解当地市场各家贸易商库存、到货及出库销售情况。由此判断一定时间内市场的供需。
每天9:00到10:00大多贸易商会对外公布自己公司现货的报价,报价方式通常是定价员从信息收集人员那里了解到当天每个别的卖相同钢材品种的公司定价以后,报出一个每个规格加价格的列表。十几年前电脑没普及时通常打印在纸上,后来一般在QQ上,现在一般在微信或电商的网站上报价。
当然当一个销售人员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以后通常只会对做过生意的老客户报价。顺便补充一点,刚挂出来的叫做挂牌价,实际成交的通过买家砍价卖家妥协形成的叫成交价,市场平均价是指当天成交量比较大的平均价格类似于期货的结算价,还有最高价和最低价。每天早上的报价也在某种程度有点类似期货开盘前的集合竞价。只是方式完全不同,但是都需要揣摩交易对手的内心交易对手可能掌握的信息/预期与情绪。
现货价格的趋势一旦形成在一定时间段内通常只一个方向发展,熊市中一般上涨的时间比较少上涨速度幅度比较大,下跌的持续时间比较长,价格表现常是阴跌再加速下跌。这点与期货市场也有所类似。而在不同趋势中报价的策略有所不同,比如上涨趋势中最好晚报价、报高价。公司也会根据现货的成交情况当天提高销售价格。
极端情况下现货商就封盘不卖货。这种封盘更加导致市场供应短缺。而需求方面,现货市场通常买涨不买跌,越涨需求越好。不过这种情况下现货商也会卖部分货给刚需的终端用户。
这种策略应用到期货市场就可以在市场心理预期和情绪非常强的情况下如果要平前期多单,可以挂分别不同价格的的高价,挂价成交。平前期空单反之。
而在下跌趋势中现货商通常是越早报价格越好,现货还是不同于期货,还是有一些刚需的,尽量让这些刚需到自己公司是此时的最佳策略,而极端情况下就是抛售,如果成交情况不好50,100的下价格,使劲往外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整个市场那点可怜的成交量向自己集中。因为买方也会货比三家,然后再找报价最便宜的砍价,有时还会欺骗其中的卖家,说另外的卖家报的更便宜。
这种情况下进入了买方市场,卖家求着懂行情的买家买货,拼命抛售给那些不懂行情的买家。当然,作为贸易商采购或者终端厂家,在这种情况下采购的时候当然就会拼命利用卖家的心里恐慌造成的预期偏差。以低于市场平均成交的价格采购到市场现货,做不到这点的就不是一个精明的采购。容易被情绪干扰的定价员也不是一个好的定价员。
从以上也可以看出现货价格主要体现的是供需关系,但是精明的现货商会利用行情涨跌产生的心里预期偏差和市场情绪获得超额利润,对于期货市场来讲,预期偏差和情绪体现的更加明显。
有人可能会问那贸易为什么每天都要卖货?跌价的时候不要采购,涨价的时候不要卖货不就好了吗?其实不是这样的。首先,大的钢贸商的采购模式都是和钢厂签订长期协议,一般一年一签,每个月到货,当然也有一单一议的,但这种量一般不大,而每个月的到货又涉及到银行融资等问题,还要发放员工工资,现货公司员工常常是以卖了多少现货来算吨位提成的。还要保持市场占有率,维持老客户等。所以贸易商其实是要玩转一个盘子,必须要有货进,有货出,所以操作难度比单纯的做长线更大。
钢材现货贸易也可以加杠杆,也就是俗称的“托盘”,有的大户有资金优势资金成本低,又有钢材采购渠道,于是收取小贸易商10%左右的订金,代理到工厂订货,代付的90%的资金通常会收取利息,每个月8厘到一分5不等,货物的所有权归大户,卖货的权利归小贸易商。
钰奇恒丰专注投资交易超10年,始终坚持职业化交易培训,为交易爱好者提供科学的交易入门测试,帮助学员规划个性化的交易成长路径;专注于交易快速入门课程、交易进阶系统课程、交易管理强化训练课程的培训;精心开发第三方客观交易陪练服务。欢迎喜欢交易的朋友添加微信公众号,并欢迎添加客服号入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