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阅读讲解:谁把打虎英雄武松逼上梁山?

【导读】

提起武松,那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水浒传》中最重要的人物,是作者最钟爱的角色。小说中,有10回写到他。他,是不折不扣的大英雄,能空手打死大老虎,敬爱兄长,有勇有谋,敢做敢当。可是,如此人物,最终,也只能落草,被逼上梁山。到底谁是罪魁祸首,把他一步步逼上“绝路”呢?大家赶快在书中找找答案吧!

【测试题】

1.武松打虎成名后,阳谷县令封他为步兵都头,那是多大的官?

2.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武松改作头陀打扮,头陀是什么身份?

3.究竟是谁,把打虎英雄武松一步步逼上梁山的?



【趣味题】以下是关于武松的故事,你能按顺序重新排列吗?

A.景阳冈打虎

B.独臂擒方腊

C.斗杀西门庆.

D.六合塔出家

E.血溅鸳鸯楼

F.;醉打蒋门神




【解说】

同学们,《水浒传》中,武松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也是最了不起的一个英雄。作者施耐庵用了10个章节来描写他。可惜,他和林冲一样,空有过人的本领,满腔的热情,最后却只能是走投无路,被逼上梁山。

作者是这样描写武松外貌的: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这是怎样的模样呢?身强体壮,模样英俊,眼睛像天上寒星一样晶亮有神,眉毛像黑漆刷过一样浓密有型。胸脯宽阔,有万夫难挡的威风;说话铿锵,显千丈凌云的壮志。勇猛如雄狮,强壮似貔貅。

貔貅是什么呢?是一种只存在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猛兽,它能转祸为祥,给人带来欢乐和好运。瞧,施耐庵就是这样形容武松的模样的。还说他如同天上降到人间的魔主,是人间的守护神。这样的武松,简直不是普通人了。

武松,不仅模样英雄了得。本领也是响当当的。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吊睛白额大虎,这使他立刻名扬天下,阳谷县的县令也爱惜他的才华,让他担任都头一职。

都头,是一个军职,相当于现在的连长。小说中,武松有负责治安的管理, 因此,都头应该是指县里的衙役,也就是在县里办事的工作人员。这个职位不高,但对武松来说,是由无业游民,变身为工薪阶层,是一次很好的提升,因此,他十分珍惜,工作很努力。

武松的本领高强还从这句话中看出:“马上林冲,马下武松。”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整部《水浒传》中,林冲骑在马上作战的本领第一,武松在地上徒步做战的本领第一。

武松不仅本领高强,为人处事也是英雄本色。

兄长被害,他搜集证据后报告官府,希望官府秉公处理,这是按法律办事;可是,官府不理,他只好叫来人证,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再去自首,瞧,这是不是敢做敢当的英雄行为?

后来,他因为帮助有恩于自己的施恩,夺回被蒋门神霸占的快活林,因而得罪了蒋门神,蒋门神的后台张都监、张团练设计将他当贼捉了,这激起了武松的怨怒,这怨怒,又激起强烈的反抗之心,他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杀了蒋、张等十几口。然后,仍然不失英雄本色,蘸了血,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再扬长而去。最后,犯下大罪的他,只能逃亡。他乔装打扮成头陀。

头陀,原来是指洗去烦恼,是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后来指走路乞讨食物的僧人,也就是和尚。

武松,在母夜叉孙二娘和菜园子张青的帮助下,打扮成和尚,先投二龙山,最后归依梁山。

按理说,这样的大英雄,生于天地间,是应该干一番大事业的。可是,他和林冲一样悲催,也是被奸人所害,一步步被逼上绝路。

表面上,潘金莲,西门庆是奸人,他们狼狈为奸,设计杀死武松的哥哥武大郎;事实上,做为官府,本应为老百姓做主,却接到武松的报案后,贪赃枉法,对杀人命案,置之不理,这,才是逼迫武松杀人的真正罪人。

武松为兄报仇,获罪刺配孟州,是心甘情愿受罚的,他还希望争取好好改造,重新做人呢。

后来,他替施恩夺回快活林,虽说是用武力解决,但也算是伸张正义。没想到蒋门神勾结张都监、张团练,一场设计,武松被陷害成贼,当场被捉拿。这才激起他的怨怒,使他大开杀戒。武松烂杀无辜固然不对,但他又是极其不幸的,他的反抗,是一忍再忍,忍无可忍的爆发,可以说,他是被蒋门神,张都监,张团练等奸人一步步逼到绝路上来的。

不管是贪赃枉法,不主持公道的县衙官吏,还是仗势欺人,设计陷害人的张都监等人,都是毁灭武松人生的奸佞小人,而他们所代表的,是整个的官府,是欺凌百姓的官僚阶级。

这也正说明了小说的主题:“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测试题答案】

1.步兵都头,实际上是县里的一个衙役,就是在县里当差的

2.头陀,原意是洗去烦恼,是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后来指走路乞讨食物的僧人,也就是和尚。

3.把武松逼上梁上,迫使他造反的,是整个封建统治官僚阶级。正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趣味题正确答案】A.  C.  F.  E.  B.  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