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参加1000天视频演讲+写作挑战的第690天。
今天农历二十五,很多人都已经回老家了,问了几个同学,也有不少选择在工作的地方过春节。今年的春节,也许比2020年好一些,但是也无法回归到往年的常态,今年还是不建议聚会聚餐。
和往常一样,不少回到家乡的年轻人会抱怨,过年回家,就想躺在床上好好休息几天,却一直在爸爸妈妈的威逼利诱下走亲访友,很累,疲于奔命的假期比上班还累。
走亲戚是春节假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吗?我个人觉得不应该这样。
2020年全员隔离,不能走亲戚,却也让我们体会到另一种放松,在家里好好休息,陪家人。
想想往年春节,在父母的“押送”、习俗下,和众多一年来联系次数可以一只手的手指头数的清亲戚聚在一起,强颜欢笑营造出春节的喜庆,难得重逢的喜悦。
如果你事业一般,在亲戚眼里你根本不值一提,去了等于白去,没有人关注你、没有人记得你。你坐在一堆人中间边玩手机、边嗑瓜子,不一会儿听到“大姨”“舅妈”喊吃饭,再上桌吃饭,吃完坐回房间继续刷手机……直到回家。
如果事业有成,自然会成为焦点,成为父母炫耀的物件,成为大家化解尴尬的话题:有没有对象啊,什么时候结婚(生娃)啊,挣多少钱啊,给爸妈买了什么东西啊……
回到家一想,今天见到的20来个人里,有几个是我真正熟悉的人?
我个人觉得,无所事事的走亲访友,毫无营养的嘘寒问暖,其实是一种消耗。
首先是消耗时间,难得春节假期,难道不应该跟养育我们的父母、从小长大的同频聊的嗨的朋友一起吗?
其次是身体的消耗,在大都市工作一年累到头,回到家乡只放空自我,肆无忌惮的歇一会会儿,结果得不偿失,一直在走亲访友的路上。
最后还有情感的消耗,春节爸妈带我们走动的的,大多是一年见一次、坐一起不知道聊什么的远房亲戚。
每年我都想回到家乡,走走曾经上学时走的那条路、看看小时候帮妈妈拔花生的土地、呼吸那里熟悉的清新空气……想回到家这个温暖的港湾,打个盹儿,歇息一下,然后打起精神,最终还是要奔赴工作的城市、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