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上,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深刻阐述了读懂中国与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紧密联系。广大党员干部身处时代浪潮之中,必须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务实的行动,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奋力书写时代华章。
一、筑牢思想根基,把握改革与现代化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绝非西方现代化的简单复刻,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独特发展道路,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积极探索。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只有在思想上厘清这些关键要义,才能在改革实践中精准定位,避免陷入盲目模仿西方模式的误区。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稳步前行。更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出发谋划改革举措,使每一项改革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强大力量。
二、锤炼过硬本领,提升改革攻坚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党员干部具备多方面的本领,需具备攻坚克难的勇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调研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探索方法,以钉钉子精神将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打通改革发展中的堵点、难点,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取得实效。
面对经济发展中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培养敏锐的经济洞察力和专业的经济知识素养,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规律,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谋划策。在科技创新领域,要积极学习前沿科技知识,理解科技变革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力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发展。
三、强化责任担当,激发改革创新活力
改革的宏图伟业,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铸就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挑重担,积极投身到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科技创新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实践中去。积极参与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工作;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解决民生痛点难点问题;鼓励支持创新创造,为产业升级、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创新是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以敏锐的眼光捕捉时代发展的脉搏,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工作方法和体制机制。结合地区、岗位实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改革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使命在肩、责无旁贷。唯有筑牢思想根基、锤炼过硬本领、强化责任担当,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引领改革发展潮流,让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得以实现。
集安市台上镇人民政府刘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