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醒世恒言》中提到“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是而有人总结“美人在骨不在皮”。城市之美也一样,风光秀景为皮,文化内涵为骨,我钟意一座城市的风骨,即世代传承的方言文化。
Part1.福建人的普通话
福建人怕两样东西:一是“什么都吃”的广东人,二是被众多网友调侃的普通话。令人感慨的是,总相爱相杀的福广两省普通话水平不相上下,谁也不要高估谁。
福建省最早开始推广普通话可以追溯到清朝雍正时期,源于他被方言支配的恐惧。据传,雍正接见官员时,发现通行官话的朝堂上,“惟有闽、广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雍正六年,朝廷下旨在闽粤两省开展”正音运动”,以八年为期限改正口音,否则将限制人员参与科举考试。然而,在乾隆三十九年时此运动告吹。
到195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三个月后福建省第一个即成立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到现在,福建省为推广普通话做出诸多努力,也收获了一定的成效。
Part2.我喜爱的城市,她叫“虎纠”(福州)
福建省,是个整体存在感比较弱的省份。作为国内沿海发展地区的小老弟,福建省常常是局部突出。
比如来福建旅游,厦门通常是第一顺位;又比如人们能想到的福建话,大多数是闽方言中的一支——闽南语;再比如提到福建小吃,首先想到的是将业务从国内开拓到国外的沙县小吃……作为福建省省会城市的福州,好像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
在百度百科上,福州,别称“榕城”,简称“榕”,隶属于福建省,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省会,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但在当地人心中,福州就是“虎纠”,除了很多榕树,还有很多故事。就如“来福州的人如果没去过三坊七巷,就像到北京没去过故宫一样”,在这些坊巷里,看似平常的庭院深处,由严复,沈葆桢,左宗棠,郁达夫、冰心等近现代名人所产生出的文化和思潮曾经在不同领域持久而深远地影响着这座城市,乃至整个中国。我对虎纠的喜欢,就像风吹万里,不是没有道理。
Part3.一起去福州“卡遛”(玩耍)
笔者听说过一场由福州话引起的美丽误会。
一位外省姑娘趁着假期来福州游玩,遇到了一位依姆(老婆婆),依姆觉得这个姑娘长得漂亮,便用福州话夸了夸姑娘。姑娘却不开心了,她郁闷看起来和善的老奶奶,说出来的话怎么这么伤人,哪有一见面就直接说人家女孩胖的。她向福州的朋友倾诉,发现是一场因语言不通引发的误会。在福州话里,夸女孩子漂亮,会说“呀肿”(此处为方言谐音。呀:表程度,很;肿:漂亮)。
不了解福州话的朋友,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夸奖,用普通话一联想,确实觉得会很困扰,但这也确实是一场美丽的误会。福州很美,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福州精神所在,福州人温软又和善,不适合下饭,适合一起卡遛。
Part4.挣扎着的福州话
在全国推普环境下,福建省内使用方言的机会较少(闽南地区除外),即使被调侃,大多数福建人还是会笑着继续说那一口带有浓重口音的普通话。
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福州话大约成型于唐末五代时期,在福建方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的福州话保留了大量的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闽越族语言的语言的语音和词汇,其语音系统与《广韵》的对应相当整齐,是研究古代汉语十分有价值的资料。如今在福州市区,普通话已基本成为公务用语、教育用语、传媒用语和服务用语,福州话的使用情况日趋下降,会使用福州话的青少年越来越少,且大多年轻人已不会说福州话。
在一份关于福州话日常使用情况的调查中,超过8成的受访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极少或是偶尔使用福州话,而偶尔使用福州话也大多是和家里的长辈交谈。惊恐的是,这现象正发生在笔者自己和周边同龄朋友的身上。在和长辈交谈时,笔者常使用自创的“普通话式方言”,一些表达不出来的只能用认知范围内的普通话或肢体语言替代,磕磕绊绊地用方言和长辈们交流,也不知道长辈们能否理解,相互将就着靠意念交流。
Part5.不该遭受冷遇的方言
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外来文化的交融,青年与老一辈们思想的隔阂,方言的使用逐渐在弱化,这是一件很可怕也很可悲的事情。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曾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
中国的文化魅力,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个性和丰富多彩的语言魅力。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共通的价值和思想观念。方言承载着一个地区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成就,渗入了极深的人文味道,并发展出内涵深刻的地方艺术。古时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而被限制了使用空间以后的“乡音”在哪儿呢,又该传承给谁呢?
在城市包容发展的同时方言不该受到忽视和冷遇,而更应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发展。这不仅单纯保护语言文化,还彰显了珍惜历史记忆、传承精神遗产的意义。
结语: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还请给予方言足够的生存空间,像老饕们会去寻找苍蝇馆子里的美味一样,希望来福州做客的朋友们能从福州方言文化中感受到有福之州的本土之美。
注:
1.文中部分为福州话方言谐音,对应的意思已标注在括号内;
2.图源自网络,若侵删
参考资料:
1.李诗奂.推普环境下方言的生存现状与发展[C].天津大学,2013.
2.陈燕玲.福建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后受测者语言态度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14,No.91,61-70.
3.邓洪波.清代的推广官话运动考析[J].教育评论,1989(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