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类的书籍对于目前我这种有思维焦虑症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一样,每本都要打开看看是否能从中得到一些指引或收获。什么金字塔思考法、费曼学习法等等也都是从类似的材料或书籍中学习到的,尽管还未得精髓,但还是感觉颇有收获和指导意义。
前几天在得到电子书了看到一本推荐的小书《图形思考》,是日本一位叫樱田润的作者写的书。基本思想就是教你尝试把所有逻辑性的内容都通过图形表达出来,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梳理思维,另一方面比较利于对外分享,便于别人理解和吸收。
也许说到把文字逻辑转成图形,很多人觉得不以为然,毕竟大多数的职场人士,动不动就会在黑板上画图画线来表达自己的思路,貌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但如果看了这本书就会发现,图形表达并非如此简单。在使用图形思考的时候,很多人都存在一些认知错误:
- 认为就是把文字内容的所有关系和逻辑用图形全部表达出来。这种思维逻辑其实本质上并没有发挥图形的优势,什么细节都在图形里表达出来,其复杂度可能并不比我们去看文字本身容易多少。对我们自己来说就像是把东西从一个地方简单挪到另一个地方,没有起到梳理和表达的作用。
- 认为随便画些格子和箭头,按照自己理解把内容放进去,别人就能理解了。其实不然,不同的图形其实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含义,如果随便用一些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思路,可能自己感觉很清晰,但由于一些错误的表示,反而把别人带入误区。
- 认为图形表达就是一种花拳绣腿,只是为了好看或者汇报使用,没有实际意义。这种认知也是对图形思考或者图形表达的巨大误解。好的图形表达,其实是帮助自己去思考和梳理内容,首先你一定要能抽出信息中的重要信息,然后才可能借用图形表达好。其次,虽然图形表达某种程度上虽然的确很适合汇报,但最大的意义还是帮助我们去做有效沟通或者传达信息,因为人类对图形信息的吸收速度远远高于文字。
书籍的前言部分便通过一个桃太郎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正确使用图形表达绝非易事,同时引出了图形是锻炼思维的一种有效工具的说法。好的图形表达最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信息并清楚的表示出来,而不是类似色彩运用、图形排版等这些。
对于很多人疑惑的关于图形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差异,作者也给了说明:文字和图形两者的擅长点是不同的,文字更适合表达一些微妙或者感性的内容,而图形适合于表达一些固定的流程性信息。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作者特意挑选了使用频率最高的七大基本图形来进行讲解,如果熟练掌握,基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80%以上的内容表达。掌握这些内容,还可以让我们思维变得更清晰、表达更容易,沟通效果也会大幅提升。
废话不多说,我们来看下到底是哪七大图形:
-
交换图:一般用于形象化表述两个或者多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主要应用场景如商业模式分析。示例如下:
- 这里的关系主要是指双向关系或叫交换关系。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非常常见。如卖家与买家、公司与员工等。
- 画图前,要想清楚参与交换的角色都有哪些?交换的内容是什么?
- 有时候信息中可能只说到了两种角色,但实际交互中还有隐藏的第三方角色,要能挖掘出来。如“用户可以免费使用谷歌搜索引擎,但搜索结果中会出现广告”,表面上看只有用户和谷歌,但实际上参与整个模式的广告主也是重要角色。
- 多角色的情况下,先要找出参与交换的中心角色并调整图形位置,然后再根据交换内容画出图形。
- 画出来等价交换关系后,有时为了表达场景需要,可能会隐藏一些关系箭头,使用单向箭头或者线段来表示关系。
-
树状图:一般用于整理信息,梳理事物的结构,帮助我们整理散乱的信息。应用场景如公司组织架构图。
- 当信息量过多,无法看清楚事情全貌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树状图(结构图)来进行梳理。通过梳理所有信息的关系和组成结构,可以更容易的看出有没有遗漏、矛盾或者可以改进的地方。
- 一般的梳理步骤是:先找出所有信息,然后根据特定维度进行信息分组(难以分类的可以放入其它),最后再使用树状图画出来。
- 整个步骤中最难的部分是信息分组,可以从以下四点切入进行:
- 相同词语:如两个信息中出现了重叠的词语。
- 同一柜台:找出现实中他们一般怎么归类存放。如对商品分类时,想想哪些商品一般放在一起。
- 类似功能:如汽车和电车都是交通工具,电视和游戏都是娱乐工具。
- 同类外观:即按照视觉特征进行分类,如将大型物品放在一起、相同颜色放在一起等。
-
深挖图:主要用于挖掘问题或者现象产生的根因。应用场景如帮助我们分解问题找到对策、改善自身问题等。
- 深挖图的用途非常广,我们生活中遇到各类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往往都可以使用深挖图来分析。如如何提升销售额、为什么对方实力强等。
- 面对一个问题,首先思考并把所有相关的因素写出来,然后看每个因素是否还可以继续深挖,直至找到本质的原因。这个类同于我们常说的5Why分析法找根因的做法。一定要对问题进行深挖,找到最根本的几个原因再去寻找解决方案。
-
比较图:常用于分析多个项目的差异,如竞品分析、商品比较、服务差异等。
- 比较图最适用的场景便是市场或竞品分析。通过两个重要维度,找出不同产品的定位差异。
- 两个重要维度,可以是定量的维度也可以是定性的维度,但一定要选最重要的两个维度。
- 按照两个维度的重要性,第一重要的维度放到纵轴,并将比较重视的属性放到上面;第二重要维度放到横轴,并将比较重视的属性放到右侧。因为按照我们的习惯,第一象限是我们最关注的区域,所以要把最重要的方案体现在这个象限里。按照之前的规则,各个方案的优先级正好可以按照1,2,3,4四象限的顺序来体现,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查看和分析。
-
流程图:常用于分析流程步骤,将完成目标的过程形象化。应用场景如业务流程梳理等。
- 当需要完成某事情的行动计划有先后顺序时,便是该流程图出场了。
- 首先分解步骤,想想自己平时的做法,看看一共需要哪些步骤并填入每个步骤格子中,然后对于各步骤的描述进行优化,确保含义通顺、语言精炼。
-
有时候,为了让步骤体现更加清晰,我们在精炼描述时往往要把主要流程与附加信息区分开来,对于附加信息可以结合其他图形如关系图进行组合使用。如下图分析优衣库生产流程:
-
重叠图:用于分析和凸显商品服务的特点。如分析商品畅销原因、发掘热门服务受欢迎原因等。
- 商品卖点和特性往往不止一个,而是由多个组合而成。使用重叠图可以帮助我们把多个特点组合起来进行思考,便于自己加深理解,也便于向他人解释。
- 几个圆形重叠的部分即代表商品或服务的概念或个性。注意使用时不要有重叠的特点。
- 我们也可以反过来使用重叠图,在分析新商品、新服务、新战略时,先画出三个重叠的空白圆形,然后让所有参与的人来分别填写,最终讨论找出最优的三个组合。
- 重叠图表达的概念是乘法的概念,凸显三个要素独立且兼备。其它将三个图形不交叉的画法,更凸显的每个要素的独立性,是加法概念。画图时要判断清楚到底是强调多种要素重叠后的概念,还是强调每个单独的要素?
-
金字塔图:用于明确目标方向。如制定方针、预测大企业走向等。
- 金字塔图一般用于确定方针,或者实现一个目标的关键阶段。从下到上依次更加重要,一般需要先达到下面的阶段,才可能到达上面的阶段,一定要确保依次之间有连贯性。
- 与步骤图不同的是,金字塔图的内容一般为名词侧重于状态,而步骤图更多是动词侧重于行动计划。
- 每个阶段除了标题外,可以备注描述每个阶段的主要实现手段,便于了解。
以上7种图形都非常简单,而简单往往也意味着更本质。每种图形分别都代表了一种思考角度,有了对这些基本图形的理解后,也就为我们日常做图形思考打下了基础。
在分析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时,不一定仅适用某一种图形,也可以使用多个图形进行多角度思考,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要想真正掌握图形思考,变为自己的一项技能,仅仅靠前面的一些理解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实际应用,最好是将其培养成一种习惯。如坚持阅读新闻、图书时,勤动手、多画图,持续练习整理脑海中杂乱无章的思绪。先重视数量,然后再逐步追求联系的质量。
如同写作、运动等其他技能的掌握一样,都需要做长期的刻意练习,才能真正将知识变为技能。多锻炼吧,也许以后做讨论、演讲、沟通的时候,你突然就发现自己更有优势了,自己也更有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