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永远都是经典,每读一遍都会有所全新的感悟。就拿《红楼梦》来说,这部经久不衰的巨著,近来再捧起它,似乎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的开头便是《好了歌》,记得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并不觉得这有多么的特别,也不是那么懂,当时也就是草草了事,一带而过的看了看。而今,反而这开头,就让人想的那么多,想的那么深。其中一句”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最是让人印象深刻。简简单单几个字,却贯穿了这本书的所有内容。每个人都那么羡慕神仙的潇洒生活,向往他们的无拘无束。可是,向往这样生活的人同时又忘不了对世间权贵的留恋。贾府之间的勾心斗角,大人们之间为了金钱与权利的争执,宁可头破血流,宁可失去所有,多么让人可笑,多么让人惋惜。可这本书的开头就说明白了,功名忘不了。是啊,谁能够轻易地抛弃这些东西呢。对于当家人来说,他们的“功名”是权利,无论是以何种的形式,都在苦苦追寻着。又或者对于宝玉这些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公子,从来不需要为生活担心什么的人,他们的“功名”兴许便是那说不清的情爱了吧。生在贵族之家,背负着不一样的使命,却心中向往着普通人的爱情,如何能在这之间取舍呢,这或许便是这本书一直在说的问题吧。上天给予了什么,便要夺取一些什么。这话说的很是在理。衣食无忧的生活,锦衣玉食的日子,纵使你向往着平平淡淡,可你永远无法得到。最后终究会是不快乐的生活着。
有人说宝玉的结局是自作自受,可我觉得,这也许是一种最好的结局吧。尽管他深爱着那个黛玉妹妹,尽管他曾说过“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誓言,可现实呢,并不尽然。他有着反抗的思想,却又被封建思维所束缚。他畏惧着,他不敢反抗。他想着尝尽人间喜乐,可却在尝过之后又后悔万分,因为这味道只有尝过才能发觉,滋味并不好受,甚至无法忍受。眼看着自己深爱之人离去却无能为力的那种感受,宝玉算是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就在尝尽这些酸甜苦辣之后,他又重回那个顽石,回到自己原本的生活了。说来像是一场人间闹剧,让人有笑有泪,结局让人心中五味杂陈,不知是好还是悲。
实话说来,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觉得这不就是一本爱情故事的书嘛,只不过之间一些细节描写得更为具体罢了。可是读了几遍下来之后,发觉这本书成为四大名著是有道理的。一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道出作者心中的酸楚与无奈。为何要将故事写的如此催人泪下,让人读后百思不得其解,让人不禁思考,真的会这么惨么?可是纵观全本书的故事,无论是谁,最后的结局都是一个字:惨。无论是“一从二令三休”的王熙凤,还是“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得薛宝钗,又或者是“堪怜咏絮才,玉带从中挂”的林黛玉,都体现了这一点,其实书本之间的内容,种种细节,也都暗示着故事的结局不会完美,甚至让人潸然泪下,而这些,更需我们这些读者细细品读。曹雪芹老先生本人更是惨痛地写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谴愚忠,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可是这其中,最是让人羡慕又最是让人可惜的便是宝玉这个角色。这个天真而又有着一些刚强之气的男孩子,向往着自由却又偏偏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之中。他有着柔情似水的情怀,又不愿被封建锁链所束缚。这个痴情的人儿啊,兴许是由了黛玉的死,有或者是真正看破了红尘了,最终竟会选择出家。一个美好的青春就这样断送在那个社会,读至最后,心里还是深深地叹一口气,可惜自己没有那么强势的家庭,庆幸自己生在了这个时代。
我想,若给我选择,我宁愿自由。整日被拘束在一个笼子里,尽管这个笼子充满着鲜花,充满着美好,我也不愿要这种不自由的假象。心的自由很重要,内心真正自由,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天空任我翱翔,才会有更深的河流任我游荡。生活的美好在于未知的探索,而不是被安排的一切。《红楼梦》给我的是生活的感悟,是一种内心的反省。
徐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