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一点钟刷微博的时候突然刷到朴树哽咽着唱《送别》的视频。视频中,不惑之年的朴树穿着简单的格子长衬衣,戴着毛线帽,在乐队的环绕下闭着眼认真地唱着,温暖简单。
有人说这首词的来源是一个故事。弘一法师在俗时,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好友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很久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让叶子小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小学就会哼唱这首歌,当时只觉得朗朗上口,初中时情愫懵懂,渐渐懂得其中的悲凉,高中觉得自己足够成熟开始写日记想很多,以为了解很多。慢慢长大,看到和经历更多更多的事情,才感觉到自己只是越来越靠近那些曾经在日记中出现的情愫和情结,未知的未来那么多那么多。
看到视频下面的评论里有人说“朴树是这样一种人 就像没长皮肤一样 肉露在外面 一阵风刮过 别人觉得冷 他觉得疼。”想到之前一直记得中学课本角落里的一句话“尤其让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这是萧红对鲁迅先生的一个描述,八年前读到这篇文章这句话时内心充满了震撼和庄重,又想到陆蠡在《竹刀》中写到,“他拿了这竹刀,捏在右手里,伸出左臂,用力向臂上刺去。入肉有两寸深了,差一点不曾透过对面。复抽出这竹刀,掷在地上,鄙夷地望着臂上涔涔的血,说: 便是这样。 ”我想他们都是那么纯粹和热烈的人。
不同于树人先生和陆先生决然的纯粹热烈,朴树还多了小心翼翼,我想生活中的他们也都会有小心翼翼吧,正因为纯粹热烈,所以更在意点点滴滴的感动,害怕美好被打扰。
小心翼翼又纯粹的热烈,怕对方没有回应,会让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异常孤独。懂,那就多一点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