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先别说了,回去,回去再,说……”黄衫书生明显已经到了强弩之末,虽然怀里的孩子和身后的孩子都被赵雨龙他们接过去了,但他还是转过身,伸手去搀扶那个跟着他的女人。
时近中午,这一帮老老少少老弱病残,能在大雪地里跟着黄衫书生走过来,实属不易,就连黄衫书生都已经筋疲力竭了,何况这些妇女儿童们。赵雨龙抱着一个被冻得快要哭了的小男孩,走在前面,一句话也没有说,直接走到自己的院子里,大声喊着:“湘竹,黄菊,家里来戚了,人多,快点把东西厢房收拾一下,别吝啬柴火,烧得热点。”说完便推开最里面的东厢房,抱着孩子走了进去。
黄衫书生跟在赵雨龙身后,轻声说道:“他们都是回族,跟咱们的生活习惯有区别,尤其是饮食上,让李素兰照顾他们就行了。哦,就是她,我们……”说道这里,黄衫书生突然有点不好意思了。指了指身后那个叫李素兰的女人,对她说:“你来帮着湘竹黄菊烧水,给大伙儿弄点吃的。”
李素兰看上去岁数跟黄衫书生差不多,其实她比黄衫书生小五六岁,只不过面色有些苍老,但从穿衣打扮上看,一看就是一个利落干净的女人,虽然经历了长途跋涉,但衣服依旧一尘不染。听了黄衫书生的话,点了点头说:“魏三哥,我知道了。”说完就接过恰好抱柴火进来的湘竹手里的劈柴,低声说:“太谢谢妹子你了,我们都是回族,不吃大肉,给点玉米饽饽就行。”
黄衫书生带回来的这帮人,都还很勤快,除了老人孩子被安排上了火炕,其他年轻力壮的,一刻都没有闲着,有帮忙跟着湘竹从院里往屋里抱柴火的,有帮着黄菊烧火烧水的,还有从他们的行李中拿出一堆碗的,分给老人孩子,等着水开了,先喝碗热乎的开水。
雷公从家里端来一盆烩菜,准备放在炉子上热了给大伙儿吃,却被湘竹拦住了,笑着,声音还不大地说:“洪大叔,他们都是回族,不吃咱们有荤星的东西,你还是回去换点干粮拿过来吧!”
李素兰带着几个人忙起来,湘竹正好腾出手了,她很聪明,知道卡布其镇上的人们热情,一定会把自家的吃食拿过来招待客人的,而这些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别让人家产生了误会,便守在门口,给进来送吃的人以提醒。
赵雨龙点了点头,不再管这些小事儿了,拉着黄衫书生进了他的屋,后面跟着李少安和邢三,反正也没有啥隐瞒的,院子里的神医大婶,巴迪玛,昆娜都跟着进来,趁机跑进里屋陪着槿花说话。
霍通最有眼力见,湘竹和黄菊在外面忙,他就负责烧水煮茶。
“五天前我就放了信鸽,可能是没有飞回来。”黄衫书生脚还没有踏进屋子,就先说了一句。
赵雨龙听了,回头看了看跟在后面的刘小清,但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对黄衫书生说:“出了什么事?这样的天气,你竟然如此大胆,也不怕把老人孩子冻坏了,快点说说吧!”
“嗨,南面没有这么大的雪,从十八里铺开始到这里,雪才越来越大的,巴音陶亥那里连个雪花都没有看见。算了,咱不说天气了,我从头说起……”黄衫书生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边,伸出双手,一边烤火,一边详细地说了起来。
原来,自从他们五个人去了巴音陶亥村,吴燕儿作为唯一的女人,除了替张开操心外,还劝火云和尚悔远道人还俗。她在与村子里的人打交道时,认识了刚刚失去双亲的李素兰,通过接触,感觉她是个很不错的女人,就想着让黄衫书生娶了她。开始的时候,黄衫书生并不同意,可随着时间和近距离的接触,两个人还真的产生了情感。一个是久闯江湖岁数不小的老大难,一个是因为伺候患病的双亲而耽误了出嫁的大龄剩女,缘分到了,挡都挡不住。
这么多年了,当年离他而去的爱人渐渐模糊了身影,而李素兰的到来,唤醒了黄衫书生拿了颗冰冷的心。他不但接受了来自李素兰的爱,还尊重她的生活习惯,自然而然地随着李素兰改变了。
吴燕儿的功劳最大,她知道五个人的任务,能装作安稳地生活是最佳的状态,所以才劝狼山三友成家立业,可惜火云悔远认死理,总是觉得身无牵挂才自由自在,正当大伙儿商量告诉赵雨龙这里的情况,给黄衫书生和李素兰举行个像样婚礼时,却出了大事。
李素兰是回族,父母亲因为善良老实巴交,才从黄河对岸迁移到巴音陶亥村的。可还是躲不过恶人。
那恶人就是李素兰的远房亲戚,说是亲戚,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这人在黄河西岸横行霸道,时常坐船过来,骚扰东岸这里的村民。这次居然看上了李素兰,说什么要亲上加亲,娶她做第九个如夫人。
按照火云和尚那暴脾气,等那家伙再来时,干脆要了他的狗命就一了百了。可燕儿和黄衫书生却有不同想法,这才出现了黄衫书生带着一帮子回族人来到卡布其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