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要那么着急做选择
看完中午12:35分的电影《二手杰作》出来,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
走出商场,抬头望去是阴沉沉的天。
像要下雨的样子。
和刚看完这电影的感觉差不多。
这个电影主要是冲着我喜欢的演员于和伟老师去的。
演的是挺好,但故事看得人有点压抑。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关于我们是谁的故事。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很了解自己。
甚至要花一生的时间,来认识自己。
对待别人也是如此。
比如,你喜欢的那个他,是真的喜欢他本人呢,还是他的容貌、才华,甚至学历、职业及财富呢。
“最美”的情话往往是,“你变成什么样,我都喜欢”。
但最讽刺的情话也莫过于此吧。
还比如梦想。
你认为一个人是先成功了,才能实现梦想,还是实现了梦想才可以成功呢?
就像电影的马寅波,他想要的不是所谓的成功,而是想要实现自己出书的梦想。
但你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出得了书呢?
你只有成功了,有知名度了,才会有出书的可能。
所以,大多时候,你是先成功了,才会有实现自己理想的可能。
这似乎是一个很荒谬的逻辑。
但电影有多荒诞,现实就有多魔幻。
反正,这电影看的让人有点心塞。
搞笑的背后,是现实的无奈和人性的残酷。
以及梦想的艰难。
准备走向家的方向,这时想起有两个多小时没有看手机了。
从包里掏出手机一看,就1个未接来电,是F的电话。
有点奇怪,因为按照往常习惯,F大多会在微信上给我留言或发语音。
而且今天是周六,休息的时间,她是有什么急事吗?
F是我的合伙人,我们去年8月份注册的公司,但到目前只做成了不到五单的项目。
好在我们是轻资产,虽说没赚钱,但也没亏钱。
于是,因为现实,我们都不得不重新回到职场,依然做着我们的老本行HR。
她回到了老东家,那个待了八年的公司,老板是浙江温州人,典型的生意人。
去年她辞职的原因,简单说是因为真的太累了。
八年,从她刚进公司人事部就她一个人,到八年后她离开,还是她一个人。
为啥?
因为她太能干。
不仅人事的活全干了,公司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都让她整的明明白白,老板非常放心,也非常省心。
F一个人可以抵几个人用,老板自然开心。
但公司做大了,事情自然就多了。
但老板不仅没有任何加人的意思,反而安排给她的活越来越多,可工资还是那么点。
她扛不住了,所以就不得不辞职了。
但命运就是如此的捉弄人。
她又重新回到了那个她熟悉的环境,继续为这个温州的老板卖力。
刚去的时候,她就和我说过有点不太适应。
虽然离职才一年多时间,但这一年多发生了太多事情。
她走后,公司先后招进来两位HR,一位专员一位总监。
可结果是,不仅干的老板不满意,还滋生了更多事情的发生,搞得公司鸡飞狗跳。
所以老板亲自出面,邀请F再回来。
F这次回去,看似好像想的很多。
既有现实的money需要,也有因为熟悉那里的环境,更有老板亲自邀请的诚意。
但这些全都是外在的因素驱使,而唯独没有想过自身。
想过自己,想要什么?
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因为工作,才是真正能够体现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你是什么职业,你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你就越有可能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
你的价值往往也是工作赋予你的。
但往往,很多人对待工作的选择,却没有很认真、很认真的去考虑。
要么是离家近,觉得上班方便就去了。
要么是工资给的还行,就接受了。
要么是一时也没有其他合适的机会,就先凑合着干吧。
尤其是离职又复回的,往往会因为前任的邀请,碍于情面或因为熟悉的惯性就又回去了。
但你有想过,当初你为什么离职吗?
尤其是待了很久的公司,再难再委屈,你也忍过来了,习惯了,而如果还是走到离职这一步。
大多时候,是因为你真的受不了了,你想和那个自己不喜欢的“状态”告别。
可现在你选择回去,却没有去考虑你还愿意再次重新进入“那样的状态”吗?
所以在F干了一周的时候,就和我提过,她有点后悔了。
她发现,她这次重新就职,有个很深的感受。
她不是以前那个她了,公司也不是以前的公司了,老板更不是以前的老板了。
她不是以前那个很容易就听从老板安排的她了。
她想,既然请我再回来,我需要有一些新的想法,要有一些与从前不一样的做法。
让老板看到她的变化和成长。
而公司也不是一年前的公司了,她离开公司之前,人力及后勤这块基本不用老板操心。
但她这次回来,就发现公司的问题太多了,多到她没有信心能干好。
她怕辜负老板对她的期待。
而老板也不是一年前的老板了。
老板以为你回来之后,还会做回从前那个任劳任怨,无条件听从安排,一切都为公司着想的F。
可这怎么可能呢?
很多时候,就算两个人想要做成的结果和初衷是一致的,但方式不同,也会引发两个人的分歧,甚至矛盾。
所以她越做越不顺手,越做越不开心,越做越觉得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她说“我真的努力了,但好像改变不了什么。是我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我说,不是你想得简单了,而是你的选择做得太快了。
你决定回去之前,咋就没想过问我一下,听听我的建议呢?
她说,你说的对,当时答应的有点过快。
她说:
“在选择这个机会之前,我没想到入职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没有想到这一年多都发生了这么多变化。更多没有想明白,我回去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能不能接受可能发生的一切?”
因为当时老板邀请她的时候,她心里还是蛮开心的。
一方面她需要一个工作机会,而要面子的老板还愿意亲自来邀请。
所以不到一周,她就答复说可以回去,连条件都没有谈。
可你的不经意的一次选择,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你选择了A机会,你就没有办法获得B机会。
你选择了A,你就不可能再有成为B的可能。
但我们的一生,不可能所有的选择都是对的。
而选错带来的成本却是巨大的。
尤其当你年龄越大,给你带来的影响和后遗症会更大。
怎样减少错误的选择,或许是我们一生都要做的功课。
我看了看F的未接来电,准备给她拨过去。
听听她是不是要和我讲再次离职的事情。
也或许不是。
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