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红豆范
写作,心态第一重要。首要的是突破自己的心态设定。
有的人,写了很多,越写心里越不自信,最后街放弃了;有的人,还在坚持,但越写越怀疑自己;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写,只想得到肯定,证明自己,凡是得到点反馈,就会惊喜不已。比如一个点赞,一点打赏,一次转载。
这种心态是无法写好写出成果的。
有些人,即使默默无闻,还是孜孜不倦。像起点小说的那些大神,未成名之前,至少是写上百万字,才得到编辑的收稿、读者的肯定。
莫言,其实他的小说80年代就达到了一个巅峰。你现在去阅读他的作品,捕捉他的身影,肯定能捕捉到他80年代那段极重要生命历程。二十多年后的2012年,他摘下诺贝尔文学奖这顶桂冠,一夕之间赢得了世界的瞩目,其实,这份荣耀原已在80年代他起步时便已埋下了契机。
如果是为诺贝尔文学奖而去写作,我相信莫言绝不会能写出诺贝尔级别的作品。此前,让他笔耕不缀的心态,绝不是为了短期获得认可。
放弃很容易,没有任何风险。
即使在极其困难的时代,在生活困顿、环境恶劣的条件下,都有人坚持创作,在他们心中一定有一套一往无前的心智系统在工作。
小时候,我在老师鼓励下,作文水平提升之后,热爱上了写作。写作一度成为了我的梦想,在大学时间相对宽裕那段时间,这个梦想的欲望达到了顶峰。
现实没有引路人,我就去书本寻找梦想之路。当时买了一本《小说创作十二讲》,3.25元,一本小书,准备学习如何去创作,但是恰恰是这本书,把我热情高涨的欲望浇灭了。
因为这本书里面第一讲就是“什么样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作家”,我将里面的条件和自己比对,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我就在这本书的《开场白》上面写下一句话:
“如果你对自己没有清醒独到的认识,就不要轻率地用此书的标准要求自己,因为它只会使你失望”
是的,我对自己非常失望。
因为我无法用那本书的标准衡量自己,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自己的定位。
他说的标准是什么?今天,我再次在书架上找到这本发黄的书,我曾发誓不再去看这本书了的,但写了这么多日记之后,好像我不再害怕。因为我不在乎是否能成为作家,我只是想写。
他说的标准,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先天的,一个是后天的。先天条件有4条:
灵敏的感受力
深厚的动情力
丰富的想象力
生动的表达力
后天修养也是4个方面:
生活的体验
知识的积累
思想的磨练
人格的修养
当时,我仔细读完这章就懵了,先天后天的条件我都没有!这对我打击太大。从此就在也不去想写小说,去做作梦了。
说这个故事,并不是想讨论,成为一个作家的具体条件。一则我的资格根本不够,二则我的结果拿不出手。
我想说的,是写作的心态。
自那以后,我写作的心态设定就是,我不行,永远不行。心态的设定是可怕的,他会一次次阻挠你的成功。
如果你潜意识里的“写作蓝图”不是把目标设定在成功,那么无论你读了什么,懂了什么,写了什么,都不会有任何效果。
对比那些活跃在自媒体上的写作大神们,他们的阅读量不一定高,但是他们对每一篇文章的打磨,对自己的作品如同折磨般苛求,你会发现一个规律:不管这篇文章是不是10万+,都要以最高的标准去完成,达不到他们不会发表。
一定会成功,一定有人喜欢。
按照这个心态,他们疯狂的研究读者类型,测试文章标题,合作写作故事……,不达目标不罢休。
当下,我们的心态呢?
写出来发布后,立即就去看效果:多少人阅读、多少人点赞、多少人打赏……总之,就想立即见到效果。
把自己的心态调到一个成功作家的框架里,不急于摘桃子,我今天想说的就是这个。
如何调?作家们的心态究竟如何?这留在下次讨论。
你只要将你的关注点放一点到你写作的心态上,这篇文章的目的就达到了。